南海提前完成100公里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建设
“新建的道路通行之后,不仅使家乡的环境变得更加美观,也让我们的出行变得更加便捷和安全,同时还增添了一个放松休闲的好去处。”晚饭后,桂城平西社区聚贤经济社村民陈啟新带上小孙子,来到沿江路旁的绿道上骑行、散步。
他提到的这条新建道路,正是今年南海区“上新”的道路配套非机动车专用道之一。100公里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建设提升工作是今年南海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截至2024年10月底,南海不仅提前完成100公里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建设提升工作,还成立了交通党员骑行队,通过实地骑行对部分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通道进行巡检,助力城市道路“精提升”。
刷新专用道“颜值”
通行环境更安全舒适
让通行环境更安全舒适,是南海需要思考的课题。在里水金逢路,市民或许能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从里水美景大道金逢路路口起,至金逢路沿江北三路路口的这段路程,一排绿化带清晰地划分了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与机动车道。这条长约4公里、宽1.5米的专用道,以及路口显眼的指示牌,引导着骑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的市民沿着绿道行驶。
同时,交通部门通过对多条专用道路面进行改造,将原来坑洼不平的人行道改造成平整舒适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同时配以绿色涂装,使专用道整体外观更加醒目,提高了市民骑行的安全性、舒适性。
南海的慢行立体过街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如桂城打造的映月湖片区慢行系统项目、灯湖东路人行天桥等。在现有道路非机动车道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创新性地利用空中廊道实现人与自行车慢行的方式,打造有序畅通的慢行系统。
专用道“上新”
打造高效通行体验
“我上班需途经科创大道,自从橹尾撬大桥设置了专用道后,通勤时间缩短了很多,骑电自行动车往返的路上也安全了许多。”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开通后,在桂城橹尾撬大桥周边园区上班的员工朱锡和深有感触。
科创大道(橹尾撬大桥段)北起环岛南路节点,南至三龙湾大道节点。目前,该路段已新建双向长约1.9公里、宽为3.75米的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沿途还安装了高1米的机非分隔栏,为骑行者提供了安全的出行空间。
城镇的发展和区域的繁荣,离不开便捷的交通网络。宏旺控股集团位于橹尾撬大桥旁的园区内,在行政副总苏琪看来,大桥设置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一方面有效解决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过桥难”问题;另一方面避免了机、非混行造成的交通通行效率低下甚至拥堵等问题,缩短了园区员工的通勤时间,同时也保障了交通安全。
此外,南海还在桂城联河大桥、平洲大桥、华阳桥,九江镇龙高路(敦根跨线桥)等路段,通过缩减机动车道以及车道数,增设机非分隔设施,新建专用道等方式,为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提供相应的行驶空间,减少其对机动车道的侵占,有效解决跨线桥路段非机动车“过桥难”、整体过桥效率低下等问题。
营造高品质出行环境
“小高差”整治100天见成效
让市民乐在“骑”中,南海不仅从出行环境的“供给”方面入手,还注重提升道路的“品质”。针对路口存在的缘石坡道与车行道路面1~3厘米“小高差”,或是5~10厘米的“大高差”,带来的骑行颠簸及安全问题,南海的解决思路是“细排查、快改善”。
今年7月开始,南海成立交通党员骑行队,以实地骑行的方式,对已建成的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开展专项排查,及时发现道路中存在高差、止车石设置不合理,以及标志标识损坏等情况,并联动有关部门进行修复。
如今,在道路两侧,不时可以看到正在进行止车石切割与道路铺设的施工员,或是穿着红马甲骑行检查的党员志愿者。“我们是要对非机动车道上的止车石进行拆除,然后用沥青铺就,将凹凸不平的路面恢复平整,最后用压路机将道路压实,操作完成后路面即可畅通无阻。”施工方百昌恒嵘园林有限公司施工员邓玉寒说。
南海区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区公路事务中心主任梁海波介绍,经过为期3个月的排查整治,交通党员骑行队合计排查问题共468个。截至10月底,已完成整治436个,完成占比93%。
“未来,南海区交通运输局将统筹相关部门继续有序推进人行道出入口放坡整治等专用道的整治提升工作,以小降坡微改造,实现市民群众出行体验大提升。”梁海波表示,接下来,南海将形成滚动排查治理模式,以此提升现有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通行能力,持续营造良好的品质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