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加快
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直属有关机构:
《佛山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市气象局反映。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7月24日
佛山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2〕11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粤府〔2022〕121号)精神,加快推进我市气象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锚定市委“515”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大力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全方位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佛山实践提供坚实支撑。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建成适应需求、结构合理、功能先进、保障有力、高效安全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技术达到国内地级市先进水平,龙卷风监测、预报预警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到2035年,建成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强对流天气预报等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气象深度融入民生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现代气象科技创新工程。强化气象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将气象科技纳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指南征集范围予以重点支持。围绕智能观测和多源数据融合、智能数字化客观预报、卫星遥感监测、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形成机理、气候变化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开展暴雨、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大气科学试验。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研究院建设,共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科技创新与协同发展,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在观测试验、人才培养、科技攻关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高标准建设中国气象局龙卷风重点开放实验室,开展龙卷风领域国际学术交流,强化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创新激励,打造国内知名龙卷风研究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强化珠三角大气环境超级观测站(南海狮山)研究能力建设。(市气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局、科技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生态环境局、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各区人民政府配合;以下均需各区人民政府参与,不再列出。)
(二)实施气象基础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健全精密气象监测体系,优化提升全市自动气象站网覆盖率。加强风廓线雷达、相控阵雷达、垂直监测系统的建设,实施多波段雷达协同观测试验。完善温室气体观测网,提升碳中和监测水平。统筹建设交通、旅游、生态环境、农业等行业气象观测网,为服务保障行业生产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健全高效协同的综合监测预报预警平台,提升灾害性天气的智能识别、风险预警水平。建设气象灾害影响和评估系统,增强气象高敏感行业的防灾能力,减轻因灾损失。加快完善精细气象服务体系,依托新型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自动感知、智能研判、情景互动、精准推送的智慧气象服务。依托省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平台,推进气象信息开放和共建共享。利用国内高性能计算资源,保障龙卷风数值预报模式运行。推进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探索建立气象数据有序交易机制。(市气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文广旅体局配合)
(三)实施气象防灾减灾安民行动。健全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绿色通道”制度,推进“靶向式”预警信息发布,提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精准度,实现预警信息发布精细至村(居)。规范预警信息传播管理,确保预警信息传播准确及时。强化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提升气象服务综合保障能力。健全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强化市、区、镇(街道)、村(居)四级联动工作机制,构建“网格+气象”防灾减灾救灾新模式。建立重大灾害性天气的临灾叫应制度,完善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先导的部门联动机制,进一步细化高级别气象灾害预警停课、停工等触发机制。建立完善基于气象指数的巨灾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等灾害风险转移制度。开展都市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依法做好重大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和基地建设,推动防灾减灾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重大气象灾害防御应急演练。(市气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局、教育局、科技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自然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应急管理局配合)
(四)实施气象赋能生产富民工程。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实施“气象+”赋能行动,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发展基于场景和影响的分行业、分领域气象服务技术。加大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型储能、节能环保、物流等行业气象服务产品供给。结合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为数字化示范工厂、示范车间、示范项目提供气象要素监测、数字产品、风险预警全链条气象服务。加密建设制造业园区灾害性天气监测站网,建立健全气象服务站运行保障机制,提升园区气象灾害防御和抗风险能力;建设制造业园区智慧气象云平台,做好气象“云服务”,提升气象服务“加速度”,为企业的技术研发、生产流通提供直通式服务。围绕构建佛山“益晒你”企业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气象政务效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气象安全数字化监管水平。(市气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商务局、应急管理局配合)
(五)实施气象服务便民利民行动。强化公共气象服务供给,统筹推进资源和服务向镇(街道)、村(居)延伸覆盖,将公共气象服务纳入市、区、镇(街道)三级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公共气象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针对老年人、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加强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渠道建设,提高气象信息获取便捷度。聚焦“衣食住行游学康娱购”等服务需求开展个性化、定制化气象服务。强化旅游景点气象服务,助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挖掘气候生态资源价值,助力全域旅游发展。提升大型体育赛事活动和全民健身气象服务水平。(市气象局牵头,市民政局、生态环境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农业农村局、文广旅体局、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配合)
(六)实施气象守护生态惠民工程。围绕绿美佛山生态建设,加强气象服务保障,助力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完善大气污染垂直监测网,建设生态环境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一体化平台,加强面向多污染物协同控制与区域协同治理的气象服务,提高重污染天气和突发环境事件应对的气象保障能力。开展降碳减污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评估,提升我市气候变化的科学评估和决策能力。加强气候资源探测基础设施建设和气候资源普查,强化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为城市规划设计、生态文明建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市气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配合)
(七)实施气象引才育才用才计划。将气象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市、区人才工程及人才培养项目,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力度。建立健全气象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气象人才高地建设。优化气象人才发展环境,持续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改革,按规定落实气象干部有关待遇。将气象人才纳入地方干部交流范围。加强气象教育培训能力建设,将气象人才培训统筹纳入市人才培训体系。开展气象行业技能竞赛,对在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省和市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或奖励。(市气象局牵头;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
三、保障措施
(一)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气象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快完善气象法规规章体系,规范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气象资料使用等活动;要建立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细化各项政策措施,着力推动解决影响制约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
(二)各区人民政府要加大对本地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力度,有效衔接各项改革与创新措施,将气象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加强气象双重管理体制工作,健全完善稳定的气象高质量发展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加强气象基础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