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人社系统“助企十项举措”实施方案

来源:佛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时间:2021-09-30 18:15:47 字号: 分享至: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落实落细“六稳”“六保”各项措施,以优质人力资源服务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会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对人社系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实现劳动力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我市实际,切实为企业发展科学指导、纾困解难、积蓄力量,全力将佛山打造成为优质就业之城、全民社保之城、人才向往之城、和谐劳动之城。

  (二)工作原则。以服务企业为宗旨,把人社部门职责贯穿助企利民全过程、各方面。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妥善解决企业集中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以企业满意为目标,厚植企业发展沃土,助力企业行稳致远。

  (三)主要目标。2021年,重点联系服务1000家用工企业,解决企业用工50000人(次)以上。全年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400场,佛山人才网招聘活跃企业保持在20000家以上,举办大型公益性现场招聘会2场,落实就业跟踪服务。深化黔东南州劳务合作,全年协助黔东南州9000名农村劳动力、700名脱贫人口实现转移就业。累计与国内至少200家院校签订校地(校企)合作协议,与国内至少45个人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建立劳务协作关系,与市内10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对口帮扶地区3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分别达成合作关系。举办30场“职业指导下基层”系列活动,提高企业人力资源服务多元化、专业化水平。

  与市内9所技工院校签订技能人才培养协议,扩大与国内优质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的合作规模。动员引导本市培养技能人才优先服务本土企业,确保年底市内技工院校毕业生入职本地企业的比率达到80%。落实劳动力技能“回炉提升”,年底前完成技能培训10000人次。

  完成人才补贴“秒报”“秒批”“秒付”改革,实现人才业务提交材料减少50%以上,综合审核时间缩短50%以上。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佛山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基地“主园区”投入使用,年底至少引进10个港澳青年创业项目团队,整体入驻率超过50%,充分发挥广佛极点城市的示范引领作用。

  到2022年,将“人社服务直通车”系列工作打造成“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品牌民生项目,形成人社系统面向企业、倾听企业、服务企业的常态机制。

  二、重点举措

  (一)构建全方位“普工”招聘体系

  1.做好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结合人社系统“百名干部联千企”行动,建立重点企业日常联络机制,通过“佛山人才网”招聘频道开设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专栏,定期收集企业问题,形成对企服务清单。及时梳理共性问题,排查历史遗留问题,一并逐条落实解决,为企业提供行之有效的用工实操指南。充分发挥市公共就业服务管理实名制工作专班作用,鼓励企业开展“实名制”就业失业登记,打造全流程网办的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基础业务“零跑腿”,就业登记业务“秒批秒办”。

  2.实施“公益+市场”服务整合。树立“2021人力资源服务年”品牌,全年举办公益性招聘会400场,其中:线上100场、线下300场。联动省、周边地市以及市内有关部门,以广佛同城、三项工程等重点工作为主题,举办2场大型现场招聘会,形成“优越佛山·佛山有约”金字招牌。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10家市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3家对口帮扶地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对输入劳动力数量多、稳岗效果好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按规定发放人力资源补助,并在评优创先活动中予以加分或推荐,相关补助实施细则另文修订。

  3.组建重点地区劳务招聘专班。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与国内至少45个以上人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建立劳务协作关系,开辟劳务对接“新根据地”。实施重点地区劳务招聘专班制,制定“一组一地”对接方案,打造一支年轻化、专业程度高的服务专员队伍,形成“劳务招聘先行队”,提前对接当地人社部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落实招聘专题、人群、时间等信息,有针对性地组织市内企业前往合作地区开展劳务对接,提高劳务输入效率,力争做到“出去一批,带回一批,稳住一批”。

  (二)构建标准化“技工”培养体系

  4.推行“9+N”技能人才订单培养与市内9所技工院校签订技能人才培养协议,并要求80%以上毕业生入职本土企业,对达成协议任务的技工院校给予考核激励,在财政资助及评优争先活动中予以推荐。结合我市产业特点,探索建设产业研究院、技能提升“示范工厂”,打造校企合作标杆,促进提质增效。从新学期起,有针对性地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为企业提供全链条技能培养及用工稳岗服务。打造“百校千企”技能人才交流平台,为佛山市“2+2+4”重点产业企业提供技能人才支撑。本土企业(工商注册地址在佛山市内的企业)与技工院校签订全日制“订单式”培养协议,培养对象结业到企业稳定就业3个月后,企业、院校及个人均可按规定申请“订单式”培养补贴,相关补贴细则另行制定。

  5.实施在岗劳动力技能“回炉提升”积极宣传我市技能培训新政,推动“全民技能提升培训计划”落地见效,2021年底完成政策性培训18万人,发放技能等级证书4.2万个。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鼓励我市定点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与有需求的企业对接,强化在岗职工、储备干部的岗位培训,促进岗位成才。对定点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年培训数量、成效均达到政策标准的,按政策规定给予财政补贴。对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后,因无法胜任当前岗位面临失业的劳动力实施提前介入,收集人员培训需求,为其开展技能“回炉再造”,力争年底前完成技能培训10000人次,并按规定给予技能提升培训补贴,确保部分低端大龄产业工人就业稳定。

  (三)构建多层次“中高层人才吸纳体系

  6.优化企业引才服务质效创新企业人才引进激励保障机制,对我市企业引进中高层人才,符合人才扶持补贴政策规定的,按标准落实优惠举措,2021年底前完成人才补贴“秒报”“秒批”“秒付”改革,实现人才业务提交材料减少50%以上,综合审核时间缩短50%以上。拓展人才引进渠道,继续深化与全国高校、学术机构人才交流合作,与国内至少200家院校签订校地合作协议,提高人才引进战略合作质量,对有意向到佛企就业的人才加强跟踪服务,为企业稳定输送人才。强化与市内高等院校(包括在我市联合办学的高等院校)沟通联系,加强人才储备,引导高校毕业生留佛山工作。对引进人才多、效果好的合作平台按相关政策规定给予经费补助,相关补助细则另行修订。为各类人才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引导新入职我市企业人才积极申领优粤佛山卡,为市内存量人才提供更综合优质高效服务,打造“近悦远来”人才环境。

  7.落实特色招才引智机制提升博士博士后联谊会、港澳青年联谊会、港澳人才交流会等特色平台“以才引才”效应。跟进落实“魅力佛山行”“佛山周”“众创杯”和职业指导“五进”等相关工作,举办“我为佛山来代言”活动,从来佛工作的重点企业中精心挑选“最美代言人”,鼓励现身讲述,宣传佛山。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落实“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对参加人员按不超过每人每月100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补助。发挥“佛山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平台作用,助力湾区人才融合,至2021年底,基地“主园区”至少引进10个港澳青年创业项目团队,整体入驻率超过50%。

  (四)完善广覆盖“大宣传”体系

  8.实行企业“可视化推广服务结合实际情况,对列入重点服务企业范围的优质诚信企业实施“可视化”推广,鼓励企业自行制作短视频,以在岗员工的全天动向为视角,拍摄企业真实生产、生活、人文环境,详解急需紧缺岗位需求和薪酬福利待遇等。经人社部门统一筛选后,将通过“佛山人才网”、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官方渠道发布,并向校地人才供需对接平台、劳务合作地区推送,确保求职者更加直观地知晓企业信息,便于人岗精准匹配。

  9.提高本土企业招聘核心竞争力。重视企业HR人才培养及宣传,举办年度“金牌HR”竞赛活动,收集市内200名优秀人力资源从业人员名单,形成“HR智库”并动态更新,通过创建微信群组,加大日常对接交流力度。邀请“金牌HR”作为基层活动宣讲师,向重点企业负责人传授与员工沟通的各类技巧,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劳务用工价值观、薪酬观。依托全国重点人力资源产业园、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行业及黔东南州等东西部地市人力资源协作平台,加大城市软实力宣传,持续提升引才育才留才水平。

  10.开展“最美”人力资源系列评选。在全市范围内寻找推选扎根一线、爱岗敬业、带头传播正能量的劳动力,树立优秀从业者、劳务协作帮扶对象以及先进雇主的示范典型,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联合工、青、妇等有关部门,组织“最美务工人员”“佛山好雇主”评选,加大宣传力度,制作相关主题视频通过“佛山人才网”发布,鼓励全市劳动力为其“点赞”,获评人员在就业推荐、技能提升、优粤佛山卡办理等方面实行人社系统专员服务,相关评选方案另行制定。

  三、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21年5月至7月),以“人社服务直通车暨百名干部联千企”行动为切入点,制定本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助企十项举措”。从重点服务企业中选取部分用工规模大、行业代表性强的企业开展调研走访,集中梳理企业反映的困难诉求,尽快帮助重点企业解决用工、稳岗等方面问题,确保相关工作开好头、起好步。

  (二)深化阶段(2021年8月至10月),在前期对大型重点企业帮助服务的基础上,将服务范围逐步向重点服务企业中的中小微企业倾斜,定期收集代表性企业反映的问题诉求,做到“发现一批,解决一批”。建立企业问题清单台账,按属地原则层层分解,压紧落实对企服务量化指标任务,对各项指标实行动态调整,确保全年工作有序推进。

  (三)总结阶段(2021年11月至12月),对标对表完成各项量化目标任务,收集企业反馈的意见成果,评估相关行动取得的实际成效,形成全年工作报告。扩大宣传力度,科学选取指标,制定下一年度工作实施方案。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人社部门要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紧盯目标任务,压实层级职责。市人社局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各区人社局要提高抓落实能力,将“助企十项举措”系列工作办实办细办好。加强举措落地成效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全市就业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强化责任落实完善市、区两级服务企业协调机制,各级人社部门要按需制定“助企十项举措”细则指南,在人社系统“百名干部联千企”的工作基础上,积极发动企业加入就业失业登记系统,定期完善“实名制”信息,保障人社惠企助企政策落到实处。对相关财政补贴(助)的申领,需统一通过市扶持资金综合服务平台(即“扶持通”),切实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应。

  (三)广泛宣传发动。各级人社部门要创新思维,群策群力,充分利用各类数字媒体平台,强化对“助企十项举措”的宣传,提高重点企业参与人社工作的积极性。要及时宣传助企实效,选树标杆企业和典型人物,营造“六稳”“六保”相关工作的良好氛围,助力人社系统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