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创新方式助力凉山补齐教育短板
11月16日清晨,盐源中学书声琅琅。高三(6)班课室里,黑板上方悬挂的红色横幅格外醒目:“佛山班旗飘扬齐协力创辉煌”。
这个班就是在凉山州远近闻名的佛山班,由8名佛山教师共同执教,采用佛山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通过组团式教育帮扶,带动提升当地普通高中教学水平。
盐源中学佛山班的学生正在上课。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教育扶贫的重要意义。
广东(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协作工作组围绕教育扶贫,既舍得投入重金,也舍得派出精兵,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夯实凉山教育基础,努力从源头上打破贫困的循环累积效应,不让大凉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如今,在凉山众多乡村,红旗飘得最高的是学校,环境最好的是学校,人气最旺的还是学校。彝族群众对教育发展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佛山卡沙沙”(谢谢佛山)。
组团式帮扶 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名师队伍
今年是刘凯在盐源县教书的第二个年头。作为来自三水实验中学的支教老师,刘凯将一腔热忱全部倾注到凉山这片土地上。
“我们的理念是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希望学生能更主动地学习。”刘凯和同事们将东部先进的教学理念带到盐源。在佛山班,8名佛山教师倡导“少讲多学、精讲多练、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主”原则,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这样的组团式教育帮扶取得了可喜成绩:两年多来,这个佛山班历次考试成绩均居年级同层次班级前列。看到实效的盐源中学,决定新增1个佛山班。
“读初中时,遇到不懂的问题,要么自己解决,要么找老师,同学间很少互动。”佛山班学生何龙一说,“现在是小组合作,组内成员各有所长,不懂的问题不一定非得找老师,问小组同学就解决了。”何龙一觉得,这种方式让大家学习劲头更足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在盐源中学校长林新明看来,组团式教育帮扶,就是佛山老师把佛山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到凉山,在教育改革上起示范引领作用,“佛山老师讲课,本校老师都可以去听,课后交流,一定程度上能给本地老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启发。”
这正是组团式教育帮扶的意义所在。2018年起,佛山利用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模式、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在凉山州建立佛山普通高中教学示范点,通过点状突破、以点带面,辐射引领凉山州深度贫困县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为凉山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名师队伍。
在广东(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协作工作组大力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凉山学校跨越山海,与佛山优质学校结成对子,结对学校涵盖高中、中职、初中、小学、幼儿园各学段。佛凉两地学校密切联系,通过组织名师对接、师生交流等活动,开展教育教学业务技能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帮扶工作,提升凉山学校教学质量。
互联网+教育 让优质教育资源飞入凉山
如果说组团式教育帮扶是点状突破,那么佛山在凉山推广的互联网+教育则是全面辐射。
佛山九小支教老师曹本华为布拖县民族小学等学校引进“互联网+教育”。
在布拖县特木里镇乃乌村小学,彝族教师胡秀花经常拿着手机,将需要讲解的课程投影到电视机上。通过大屏幕,一个个简单又抽象的汉语生词,变成了具体可感的实物照片,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以前只有黑板、粉笔,现在的教学方式丰富多彩,学生听课的兴趣大大提升。”胡秀花充满感慨,以前教“新鲜”这个词,她很难用合适的彝语来向孩子们解释。现在只需连接网络,放新鲜蔬菜与腐烂水果的对比图片就能让大家理解,教学效果好了很多。
一部手机、一台电视机,看似最普通的设备,却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让全国优质课堂飞进大凉山,为孩子们开启一个新世界。
对于这个改变,佛山市第九小学支教老师曹本华深有感触。两年多前,他从佛山九小来到布拖支教,感觉仿佛回到30年前湖南老家:全县师资严重短缺,很多学校只能保证最基本的语文、数学教学,教学手段也很原始,主要依靠粉笔、黑板和课本。
作为一名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专家,曹本华大胆开展互联网+教育探索,通过远程直播、优质网络课程等手段,把书法、美术、科学、手工等课程引进学校,并且让佛山九小的优质课程通过互联网共享给布拖县的小学,填补了学校师资、课程不足的短板。
借助互联网+教育,乃乌村小学学生成绩一路跃升:引进网络教学不到8个月,语文统测成绩全县排名第六,数学统测成绩全县排名第四。
乃乌村小学的巨变只是佛山扶贫干部创新方式提升凉山教育水平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广东(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协作工作组不断夯实当地教育基础,通过搭建互联网平台,让凉山的教师们聆听到教育专家的优质课程,可以与先进地区的同行对话交流,为凉山教育带来新变化、新气象。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佛山更是为凉山引入远程支教平台,让当地教育工作停课不停学,当地老师可以与东部发达地区的教师携手一起参加网络远程研训,共同成长。凉山广大学生可以用手机观看网络优质课程,不出大山也能学到各种知识。
做好职业教育 让更多凉山学子学有所成
职业教育扶贫一头连着教育,一头连着就业,是最直接、最有成效的扶贫方式之一。
今年9月底,2020年佛山——凉山州职业教育对口扶贫招生总结签约会举行,佛山与凉山10所职业学校签约。根据协议,佛山、凉山将联合成立佛凉职教联盟,统筹指导两地职教帮扶协作具体工作;探索“1+2”分段培养模式(凉山1年、佛山2年),每年计划招收400名贫困户家庭子女。目前,两地已对接职业学校10所,招收贫困户家庭子女566人到佛山就读。
“来佛山上学后,我们学到了很多有趣的知识,接触到了之前从未接触过的新鲜事物,让我觉得来佛山是一个明智选择。在往后的学习中,我要更加勤奋、更加努力,和同学们一起进步。”凉山籍学生比曲么阿果很开心。
在三水理工学校,20岁的马海里呷正在学习汽修美容,他希望在佛山工作一段时间后,回家乡创业。“我喜欢佛山,也感谢佛山,让我学到技能。”马海里呷说,他在佛山看到很多不一样的风景,对于祖庙印象深刻,经常和家人分享佛山故事。
一边是凉山学生走出大山来佛山求学,一边是佛山优质师资送进凉山。南海区九江职业技术学校汽修专业教师蔡克平、专业组长陈矿辉来到甘洛县职业技术学校支教后,对汽修专业学生开展中级考证专项培训,考证通过率跃升到98%。
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真本领,在凉山州汽修专业技能竞赛中收获团体一等奖。
近年来,佛山持续加大职业教育帮扶力度,校校合作深度不断拓展,交流互访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凉山学生来到佛山求学,毕业后还可在就读学校的推荐下实现就业。
对于两地职业教育帮扶,凉山州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李良彬说,接下来将抓住机遇,深化合作,借鉴佛山发展职业教育经验,开辟结对帮扶新路径,创新帮扶协作新模式,推动凉山职业教育迈上快车道。
“佛山制造业提升和发展需要更高质量的就业,职业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佛山市教育局副局长徐旭雁说,佛山、凉山两地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让更多凉山学子学有所成,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致富一家”。
受益者说
2020年凉山州中考第一名阿苦友则:
谢谢佛山,我一定会继续好好读书
凉山州今年中考第一名阿苦友则。
从初一到初三,阿苦友则都通过广东(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工作组驻金阳县工作小组的介绍获得佛山爱心机构助学金,每一笔助学金她都拿来买教辅书。教辅书一本要三四十元,所有科目买下来就要好几百元,以前阿苦友则根本负担不起,有了佛山提供的助学金,对她的学习辅导起到了很大帮助。
在佛山的帮助下,阿苦友则上学这三年,每年都看着校园发生着改变:从外墙掉皮,到现在粉刷一新的综合教学楼;从坑坑洼洼的水泥地操场,到配置了塑胶跑道和草坪的运动场;从缺桌少凳学生完全挤不进去的破旧小食堂,到翻新后一人一凳、窗明几净的大饭堂……
阿苦友则感慨:能在这样的校园里读书,真的太幸福了。
2020年中考,阿苦友则考了全凉山州第一的好成绩,佛山爱心机构给阿苦友则提供1万元助学金。小姑娘说,打算留下几千元给父母弟妹做生活费,剩下的作为自己下学期到西昌读高中的路费和学杂费。“谢谢佛山的帮助,我一定会继续好好读书!”
三水理工学校汽修班学生吉布伍沙:
用自己的技能帮助家乡经济发展
21岁的吉布伍沙是三水理工学校汽修班的学生。在三水学习的两年多,他不仅学到技能,也交到了新朋友。“学校生活很温馨。我们当时凌晨到学校,校长给我们准备好夜宵和生活用品。”回忆起刚来佛山的场景,吉布伍沙仍十分感动。
在凉山初中毕业后,吉布伍沙曾在工地上班半年。“工地工作辛苦,家人了解到有机会来佛山读书,就让我重新上学。”吉布伍沙说,彝族新年在11月,每年这一天学校都会为他们过节,组织外出游玩,让他在想家的同时收获感动。
对于未来,吉布伍沙希望自己能够在佛山工作几年积累技能后,回到家乡工作,用自己的技能帮助家乡经济发展。
央媒聚焦
4年来,投入1.08亿元用于“控辍保学”项目,惠及11个贫困县失辍学生5万多人;投入4848万元开展“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共培训幼教点辅导员5000多人,覆盖幼儿10.14万人;投入1.49亿元,建设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投入1771.5万元资助7.31万名贫困学生。选派195名教师到凉山开展支教工作,推动学校结对48对,并在盐源中学开展组团式教育帮扶。
——《光明日报》2020年9月22日《深化结对帮扶增强“造血”能力》
30名学员怀揣着希望走出大山,来到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从改变老家的生活习惯,再到参观顺德餐饮名店学餐馆经营门道。学校第一节课还请来顺德一家餐馆的行政总厨、业界有名的粤菜师傅做地道的顺德菜。开学半个月后,学校安排学员到当地的餐饮名店实习,学员们靠着师傅的传帮带,渐渐适应了工作节奏,师傅们的敬业精神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
——央视《焦点访谈》2020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