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学位增道路通,市民期盼渐成真;指尖办专班助,行政效能赢口碑;景美了客来了,乡村绘就振兴图……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佛山市按照中央和省委“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部署,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围绕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和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一年来,佛山推动超1万项“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项目落实落地,将项目蓝图变为城市实景,将党委政府的承诺转化成百姓获得感。
数据显示,在我市“3+X”“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项目清单中,市领导同志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26个专题调研,形成有具体内容、进度安排的重点民生项目52项;31个类型82项市委、市政府办实事清单项目,105个单位的352项市级层面办实事清单项目,以及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10013项清单项目,全部已基本完成。
将实事办到心坎上落到实效中
近日,80多岁的广州市民何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致电佛山市“市长直通车”平台,希望能帮助寻找失散多年的表弟一家。平台当即联动何伯表弟曾居住的顺德容桂红旗社区居委会,几天内辗转联系上已经迁走的表弟后人,圆了老人的心愿。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在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佛山市委、市政府将佛山12345热线升级为“市长直通车”平台,主动问需于民,直面群众诉求,真心实意地去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年来,办事不便、纠纷调处、道路不平、施工扰民等市民反映的各类问题被立即转化为“工单”转交区镇、部门跟进解决,在较短时间内有回应、迅速办,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截至12月23日,“市长直通车”平台共受理群众和企业问题156.25万件,其中诉求类44.93万件,办理率100%,满意率98.6%。
为群众办实事,首先要弄清该办什么事,听取群众意见才能办到群众心坎上。佛山推出市领导同志、市委市政府、市级层面等重点民生项目“3+X”清单,察民情听民声访民意,职能部门围绕工作对象、覆盖人群,广泛听取意见;市区镇党员干部走访园区、企业、村居,入门听诉求、开门听建议,发挥“两代表一委员”、媒体、网络、热线等各类联系桥梁的优势,将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和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收集上来,对群众诉求科学研判。最终,形成了“我为群众办实事”超万项民生项目清单,按照清单逐项落实。
为群众办实事,关键是落实。围绕抓落实,佛山雷厉风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村改总攻坚,“大工程”看准就做,“一月三问”督查进度;学校扩建、河涌治理、修路建桥,普惠性民心工程舍得投入,结果导向进行考核;道路修缮、加装路灯、增加文体设施,便民惠民的“微实事”授权基层“马上办”,群众“点单”由政府“买单”。
为群众办实事,难点是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用行动回应期盼,用实效回报信任。
12月,铝制人行天桥在佛山大道家博城完成吊装,完工后将取消红绿灯,打通苦了市民多年的交通堵点;针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的痛点,佛山市制定系列扶持政策,开展多样供需对接活动,把“想转”“敢转”的企业扶上马、送一程;围绕企业开办难、项目落地难、资金申报难等企业服务的难点,佛山坚持改革开路、创新赋能,将好做法固化为运行机制。
“昨天反映问题今天就解决了,速度真快。”“资金秒批秒付,让我们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老旧小区改造变了个样,日子过得真舒心。”老百姓一句句由衷的感慨,就是对办实事成效最好的赞扬。
以实事满足新期待增强幸福感
佛山经济总量已站上万亿元台阶,城市能级、综合环境、公共服务等水平也居于全国城市前列,但创造美好生活、惠及全体市民没有终点。为群众办实事,就要看到城市发展和公共服务的短板在哪里,掌握群众需要什么期盼什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在佛山,随着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多项公共服务都面临着供给需求、质量需求不断增长的局面。如作为人口流入型城市,佛山学位需求增长较快,“十四五”期间面临新增学前教育学位5万个、义务教育学位22万个以上的压力。为此,佛山压实办学工作责任,市区优先安排资金,确保2021年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9万个、义务教育学位约4万个。又如,破解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难题,佛山大力支持星级养老院创建、制定养老服务标准,初见成效,过半养老机构“上星”比例居全省首位。大如教育、医疗、康养、文化等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小如午休躺睡、长者饭堂、健身步道等公共服务细节提升,都在一件件“办实事”中提升水平质量、扩大受惠面。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佛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百姓最关切的问题入手,在紧密关联群众利益的事情上做文章,不断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禅城区张槎街道村头村,村头涌沿岸景观提升、滨河步道建设正在推进。“以前不敢靠近,现在亲水休闲”,群众用脚步为河涌整治工程点赞。目前,全市8条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已全面消除黑臭;出租屋窃案少了,失窃的电动车、跑路的预付卡追回来了,公安“小案快侦、抢案必破、盗案多破、有赃即追”使盗抢案件发案数稳步下降,群众的安全感稳步提高。
以办实事促进发展,以发展带动乡村振兴,这是高明区坑美村和三水区福田村两个“网红村”发生的变化。曾经,道路难行让高明皂幕山下的村子发展寸步难行,如今,井皂线扩宽成为“四好农村路”,进而完善配套升级为全省“最美农村路”;三水坚持云东海湖生态保护和环湖乡村振兴一盘棋,打造“湿地公园+乡村”的休闲生态文旅圈。如今,坑美梯田、福田花海美景火出圈了,皂幕山乡村游“串珠成链”,福田村年人均分红从1000元涨到10000元。两村村民都感叹:“发展找到出路,乡村振兴干劲就足了。”
在办实事中深化改革助推发展
佛山有各类市场主体超过100万,企业总数超过40万,全年安排重大项目投资超过千亿元,他们是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压舱石。“十四五”开局之年,佛山市委向全市发出动员令: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贯彻新发展理念办实事、优化营商环境办实事、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便民利民办实事三类项目,支撑佛山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形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年来,佛山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启多项重点改革。12月,佛山印发《构建佛山“益晒你”企业服务体系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行动方案(2022年度版)》,任何改革都不得增加企业负担、“十个没有”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等展现改革决心,加强“佛山制造”品牌宣传、包容审慎监管体现执法温度等实在举措获评给力。强化规划引领、政策支持、财政扶持,至12月15日,全市村级工业园累计完成地上物拆除13.38万亩,引进超亿元项目198个,项目总投资2744亿元,在力促发展空间、生态文明和城市形态上“再造一个新佛山”中趟出新路子。
一年来,各类惠企利民的行政服务改革大步推进:市长直通车、佛山通等平台建设剑指集中、高效,一个电话、一个App就能反映问题、解决问题;惠企资金秒批秒到、医保退费数据跑路,审批瘦身让企业群众少等候、零跑动,即时办结;疑难事项专窗办、项目落地专班办、指尖办周末办,让企业市民办事的繁琐环节越来越少。
一年来,党组织和党员在办实事中当先锋做表率、树立威信赢得口碑。5至6月,全市71个市直单位共派出党员干部3110人次投身村居防控、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等一线,市区镇街党员干部结合“双报到”工作自发支援社区(村)疫情防控近4万人次,筑牢疫情防控严密防线。三水区积极探索实施资源清单、需求清单、服务清单“三张清单”管理,提升城市基层党建水平。
12月,市区镇各级政府的民生实事项目正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一大批实事项目正在谋划、推进中。初心如磐,使命如炬。“我为群众办实事”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佛山将不断汲取奋进的力量,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继续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