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佛山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工作纪事

来源:佛山日报 发布时间:2020-06-15 14:26:50 字号: 分享至:

  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回顾2019年,佛山市人大常委会不负韶华,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各项战略部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始终彰显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责任和担当。

  一年来,立法工作稳步推进,监督工作扎实有效,代表工作创新发展,“忙碌指数”不断刷新:审议地方性法规2件,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17项,执法检查5项,专题调研30多项,讨论决定重大事项11项,主动备案审查28件,任免本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65人次……项项围绕城市发展、件件贴近百姓需求、事事关乎人民心声。

  奋斗和实干,仍然是2019年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最鲜明的底色、最嘹亮的号角。

  “首位”与“站位”同向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坚持党的领导,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要求,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所在,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自觉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落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是市人大常委会“补钙壮骨”的治本之策。2019年,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及机关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不动摇,开展30个专题学习,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增强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过去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职,紧紧抓住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这个国家治理的关键和根本,着力于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着眼于解决佛山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聚焦于市委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围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双区驱动、广佛同城等重点工作,充分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依法有序推动佛山各项事业向前发展。

  一个个立法计划、一次次执法检查、一份份调研报告、一条条意见建议……无不反映着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发挥人大职能作用,确保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民呼”与“我应”同行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2019年,佛山市人大常委会在民生立法领域拓力深耕,通过立法保障人民权益、增进民生福祉。

  “民”有所呼,“我”必有所应。近年来,我市犬只数量逐年激增,纠纷频发,仅2018年佛山犬伤暴露总数超过96163起。而现有犬类管理主要参照《广东省犬类管理规定》执行,监督、处罚不够明晰,针对性、操作性不够强。老百姓对犬只登记、收养、监督、处罚等进行细化的呼吁屡上热搜。

  深入基层,问法于民,让人大立法更接地气。2019年春节刚过,当许多人还沉浸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中,市人大常委会已着手开展制定《佛山市养犬管理条例》的前期工作。13场由专家、律师、学者等各界人士参加的调研座谈会顺利召开,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声音,征集意见建议共363条,为制定条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月31日,经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批准,《佛山市养犬管理条例》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这意味着佛山市养犬工作正式进入法治轨道,我市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向前迈出坚实一步。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市人大常委会对近年来制定的《佛山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佛山市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佛山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等3部地方性法规进行执法检查,并对3部法规中与目前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不相适应的条款进行修改完善,让每部地方性法规都成为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助推器”。

  “柔性”与“刚性”同力

  过刚易折,过柔则靡,刚柔并济是释放人大监督活力的关键。

  2019年,市人大常委会依照监督法的规定,“刚柔”两手抓,除了采用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开展调研视察和执法检查等柔性监督手段外,专题询问等刚性监督方法也提上日程。

  “目前我市村级工业园区工业废水监管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在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排放?”“我市今年截污管网建设进展情况如何?能否完成目标任务?”……2019年11月13日,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五次会议,围绕我市城乡黑臭水体整治情况开展专题询问,一场别开生面的“治水攻坚战”在机关小礼堂举行。市长朱伟率领市、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到会应询,积极回应。

  一场场专题询问会、一次次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等刚性监督手段成为2019年度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常态,有效推动乡村振兴、养老服务、公交优先战略、学前教育、防治青少年近视、扫黑除恶等一批民生工作的落实,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愿”与“梦想”同步

  人民的福祉所系就是人大发力所至。老百姓梦想是什么?是衣食无忧,住得其所;是解除就医、养老之忧;是未来生活中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如何把百姓的期待带进现实?人大代表联络站便是佛山市人大常委会体察社情民意的触角。2019年7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我市37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开展“我为民、我履职、我行动”的主题活动,接待群众6102人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960条,全部转交有关部门办理,并加强跟踪督办,目前已解决930件,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切的民生问题。

  除了“被动式”接待群众外,市各级人大代表主动作为,把接待群众工作延伸到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比如容桂街道人大工委,以“山不就我,我来就山”的积极进取态度,利用夜晚的空闲时间接待群众,在城区中心广场“摆摊设点”,搭建一个个温馨便民的小窗口,倾听老百姓的心里话,及时为老百姓答疑解惑、排忧解难。“群众的诉求渠道更宽了,解决问题的速度更快了,代表的使命感更强了,选民对人大制度的了解更深了”,成为容桂街道创新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经验写照。

  目前,佛山市设有代表联络站共计776个,基本实现全市村居全覆盖,打通了各级人大代表收集民愿的“最后一公里”,极大地有利于把百姓的愿望转化成为各级人大代表的议案或建议,助推我市民生事业和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素质”与“形象”同频

  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过去一年,佛山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强机关自身建设,深入开展模范机关创建等系列活动,为常委会及机关依法行使“四项职权”提供了坚强保障。

  ——固根本。中国共产党这条于1921年从南湖驶出、承载着50多人梦想的小船,行驶到今天已是容纳8900多万人的“巨轮”,这条“巨轮”行驶得愈远,更不能忘记起航时的那份初心,因为那是共产党员的“根”和“本”。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市人大常委会及机关“修其心治其身”,不断强化和细化学习教育,在党员队伍中深入开展“撰写1篇心得体会”“完成1个调研课题”“为群众办1件实事”“每个专题学习编印1份材料汇编”“给支部党员上1堂党课”“购买1批书籍”“举办1次演讲比赛”“开展1次征文活动”“制作1批宣传海报”“九个一”的具体活动,使党员干部既有理论上的收获,又有具体的举措,既看得见也摸得着,大大丰富了主题教育活动。

  ——强素质。“重莫如国,栋莫如德。”人大机关干部是服务保障人大常委会行使“四项职权”的具体工作人员,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四项职权”的有效履行。在市委开展模范机关创建活动中,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从“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八大方面内容扎实开展创建活动,即:围绕一个主题、打牢两个基础、提高三种能力、履行好四项职责、发挥好五个平台作用、完善六类制度、组织好七场业务能力提升培训、认真开展八项特色活动,使机关人员的各项素质得到大大的提高。

  ——展形象。2019年,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努力践行“用‘梦想’凝聚时代共识、用‘脚力’丈量时代大地、用‘眼力’观察时代发展、用‘脑力’把握时代脉搏、用‘笔力’书写时代精神”的宣传思想工作理念。据统计,2019年在各级媒体上宣传人大制度、人大工作等文章670多篇。机关干部撰写的《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用“1+N”奏响新时代强音》 等多篇新闻报道和理论文章分别被中央、省、市媒体刊登,其中《人大代表联络站24小时“不打烊”》的长篇通讯荣获第29届中国人大新闻奖一等奖。《打造民意“直通车”,实现民愿“实体店”》《预防“小眼镜”要从娃娃抓起》 等四期专题节目在佛山电视台播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推动了民生实事的有效解决,充分展示了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实干、创新、为民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