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佛山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17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7年1月10日在佛山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万志康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
一、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全市上下按照省委十一届六次、七次、八次全会和市委十一届七次、八次全会工作部署,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经济社会发展保持总体平稳,计划指标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较好完成。经初步测算,预计向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报告的经济社会发展12项主要指标可全面完成。具体如下:
——预计地区生产总值约完成8600亿元,增长8.3%左右,可达到预期区间值(8.0-8.5%);
——预计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09000元,增速可达到预期区间值(7.0-7.5%),可完成预期目标;
——预计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602亿元,增长11.9%,比预期目标9.5%高2.4个百分点;
——预计固定资产投资达3490.85亿元,增长15%,比预期目标13%高2个百分点;
——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024.43亿元,增长11.8%,比预期目标10%高1.8个百分点;
——预计出口总额达3100亿元,增长3.4%,比预期目标1.5%高1.9个百分点;
——预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可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可实现预期目标;
——预计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幅度可完成省下达任务,可实现预期目标;
——预计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幅度可完成省下达任务,可实现预期目标;
——城镇登记失业率2.36%,实现控制在3.5%以内的预期目标;
——预计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16‰,可实现控制在9.5‰以内的预期目标;
——预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为102.3,增长2.3%,可实现控制在3.0%以内的预期目标。
2016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情况如下:
(一)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坚持把稳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出台2016年稳增长工作方案,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8600亿元,增长8.3%左右,三次产业比重为1.8:59.2:39.0。预计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2亿元,增长11.9%,各项重点支出项目及民生领域支出得到保障。
投资实现较快增长。积极发挥投资的关键带动作用,实施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引领科学稳健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安排亿元以上项目713个,投资总额超1.5万亿元。预计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90.85亿元,增长15%。民间投资完成2500亿元,增长16%,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72.9%。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平稳,预计全年完成投资1297亿元,增长37.1%。省、市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均超过年度投资计划。
消费保持稳定增长。稳步扩大消费需求,巩固提升住房、商贸等传统消费,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旅游文化等新兴消费。预计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024.43亿元,增长11.8%。住房消费继续畅旺,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0.9%和54.3%。
外贸形势较为严峻。创新国际市场开拓模式,加大“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积极培育泛家居等外贸新业态发展,推动外贸转型升级。预计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100亿元,增长1%,其中出口总额3100亿元,增长3.4%;进口总额1000亿元,下降8%。利用外资形势严峻,全市合同利用外资金额22.28亿美元,下降23.1%;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4.72亿美元,下降38.1%。
民营经济不断壮大。出台进一步加快推动大型骨干企业跨越发展工作方案,全市7家企业入围“2016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深入开展暖企行动,搭建政企通平台和12345暖企平台,助力解决企业实际问题。2016年,全市年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企业增加4家,总数达16家。
(二)智能制造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智能制造深入推进。着力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与珠江西岸五市共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36家企业被定为试点示范企业。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656亿元,增长11%,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470亿元,增长12%,其中“工作母机”类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新引进科力远CHS、中铁华遂盾构掘进综合装备产业基地等一批先进装备制造项目。成功举办第二届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七市一区”签约项目220个,总投资额2307.7亿元,其中我市签约项目77个,投资总额达859.5亿元。印发《广东省佛山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全力推进国家发展改革委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启动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北滘“智造小镇”入选全国首批特色小镇。大力推动工业技术改造,全市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550亿元,增长42.4%,总量稳居全省首位。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出台《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大力发展产业金融、现代物流、商贸会展、工业设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预计占第三产业比重达58.5%。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新引进海晟金融租赁、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佛山分所等58个项目,投资额超75亿元,累计吸引310家金融机构及知名企业落户,总投资额597.5亿元。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达2340家,实现融资939.39亿元。中德工业服务区2016年签约项目39个,投资总额114.73亿元。中欧中心现有74家企业(项目)进驻,潭州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启用,首个中欧城镇化合作示范点落户,中德工业城市联盟队伍不断壮大。广东建筑卫生陶瓷国际采购中心、广东家具(乐从)国际采购中心成功申报成为省级商品国际采购中心。
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全市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4家,专业合作社201家,31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入驻企业1201家。在全省率先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孵化平台,广东(佛山)现代农业科技园近10个院市合作项目落地,遴选出首批6个孵化项目。
(三)创新驱动持续发力,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创新战略深入实施。积极参与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全面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广东)国际“互联网+”博览会,20个重大项目现场签约,近30家企业、70个项目现场达成合作意向。孵化器建设卓有成效,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家,总数达10家;新增国家级众创空间试点单位5家,总数达15家。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引进和培育省级创新团队6个,市级创新团队59个。深入推进“双创”建设,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成功入选广东省首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预计全年高企数量达1388家,培育库入库企业申报数达1066家,首批通过583家。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新增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1家;新增省级新型研发机构5家;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总数达17家;新增省级工程中心106家,总数达395家;新增市级研究院6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0家、市级工程中心16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工程中心建有率分别达20%、85%。加强企业和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预计将组织实施不少于80个项目。
科技金融融合发展。优化金融服务创新,支持企业融资专项资金累计扶持817家企业,总金额达142.96亿元。大力发展科技信贷,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累计帮助企业获得贷款授信20.46亿元。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解决轻资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快发展创投、风投,确定中科招商、招科招商等10家子基金管理机构为首批创新创业产业引导基金资金管理机构,子基金总规模29.1亿元。全市上市公司总数达44家,累计融资超760亿元;股权投资基金(创投公司)总数达334家,注册资本超458亿元。
(四)城市治理稳步推进,城市面貌持续改善。
城市升级不断延伸。城市升级延伸项目建设顺利,累计完成128个市统筹项目建设,两年共完成投资约750亿元。百村升级有序进行,完成30个古村落活化、30个城中村(旧社区)改造和48个“五好”新农村建设。禅城区紫南村被评为全国“十佳”小康村。“三旧”改造力度加大,累计启动“三旧”改造项目1291个,总用地面积10.71万亩,项目改造预算投入资金2695亿元,其中,已完成改造项目646个,占地面积3.13万亩。南海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新一轮深化“三旧”改造综合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广佛地铁南延线全线开通,地铁2号线一期进入主体施工阶段,地铁3号线动工。9个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基本按计划推进,佛山一环西拓北环段工程动工建设,魁奇路东延线二期、岭南大道南延线等18条“断头路”打通。光网城市建设有序推进,全市光纤入户率达80%,新建公共场所WLAN无线访问接入点(AP)15000个,总数达30000个。
城市管理推陈出新。落实“互联网+”和大数据战略,打造智慧城管。数字城管市区统一平台投入运行,全市数字城管系统办理案件总数约113万宗,按期结案率98.3%。加快公交全面提升,中心城区“两横四纵”公交骨干线路开通运营,中心城区公交分担率达40.1%。加快海绵城市建设,城市内涝点整治不断加强。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佛山西站一期路网管廊项目开工建设。
(五)改革领域攻坚克难,改革红利不断释放。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力推进。去产能方面,全市出清国有“僵尸企业”105家,超额完成省下达101家的任务。去库存方面,全市累计净去化库存476.33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房去化435.83万平方米,非商品住房去化40.5万平方米,均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去杠杆方面,全市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0.22个百分点;地方8家法人银行机构杠杆率均高于7%,高于省均4%的监管标准。降成本方面,全市累计为企业减负超280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补短板方面,全市新增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9.6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78.5公里,高快速铁路运营里程289.28公里,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6.5%。
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完善市、区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出台权责清单监督管理办法,建设完成职能综合管理系统,权责清单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模式入选全国创新社会治理最佳案例,获全省推广。推行“一窗通办”模式,办事窗口减少15%,窗口工作人员精减30%。全市“一门式”综合窗口办件量超650万件,群众满意度达98%以上。推广行政审批标准化,设置102个通用标准项和254个个性化标准项。推进法治建设,建立政府立法机制,制定实施地方性法规3部、地方政府规章1部,在全省新获地方立法权的设区的市中名列前茅。
经济体制改革有序推进。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和企业登记联合审批改革继续深化,市区两级全面开通“企业综合服务窗口”。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改革,“营改增”工作顺利过渡。打造不是“自贸区”的“自贸区”,出台《佛山市复制推广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首批改革创新经验工作方案》,加快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深化“互联网+易通关”改革,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改革一年来,为企业减免通关成本约5197.8万元,进、出口平均通关时间较2015年分别提升20%和8.3%。加快佛山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推动中国(广东)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项目率先落地佛山。深化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改革,抓好全省首批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试点工作。
社会管理改革扎实推进。全面推进社区减负和村(社区)行政事务准入,构建“三社联动”社区服务机制。扶持和规范社会组织发展,预计全市社会组织达6015个,数量位居全省地级市之首。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全市持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8078人。大力建设卫生强市,启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加快发展社会办医,全市新注册医疗机构145间,其中非公立医疗机构135间。
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三水区完成97.8%,南海区完成85.4%。加强农村“三个平台”应用管理,全市进入平台交易的农村集体资产累计达19.29万件(交易宗数98626宗),涉及合同标的总额810.86亿元,比2015年新增交易资产8.17万件,增长74%。
(六)区域合作不断深化,对外开放互利共赢。
广佛同城化建设提速。《广佛同城化“十三五”规划》已报两市政府审批,拟于近期印发,促进广佛携手打造珠三角湾区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广佛交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广州地铁七号线西延顺德段开工建设,广佛环线佛山西站至广州南站段土建工程完成投资超48亿元;广佛肇高速公路佛山段先行标段动工建设;佛陈路东延线接番禺新桂路(海华大桥工程)桥梁桩基开始施工。广佛同城化合作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启动大学城卫星城建设,与8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广佛肇清云韶经济圈建设步伐加快,广佛肇(怀集)经济合作区起步区已开发10400亩,落实建设用地指标4900亩,累计投入约11亿元用于“三通一平”等主要基础设施建设,引入项目75个,总投资107亿元。
区域一体化纵深发展。全面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顺利完成省对我市2015年度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考核,取得第3名的成绩。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试验区广东园建设进展顺利。积极参与第二届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联席会议暨广西园建设工作现场会,举办粤桂黔高铁经济带促进民间投资大会。全面落实粤港澳合作框架协议,考核获优秀等级。举办中德对话论坛2016年会议,推进“引制、引智、引资”步伐。开展新一轮精准扶贫, 共选派321名干部全面进驻云浮和湛江,划拨专项扶贫资金3.54亿元。启动对口四川省凉山州扶贫协作工作,每年安排援助扶贫资金1.1亿元,用于11个贫困县的贫困群众住房和配套公共设施建设。
“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参与。支持企业参与“一带一路”经贸交流活动,加强与东盟、非洲等国家经贸交流,举办和组织企业参加“一带一路”建设投资推介会和研讨会。全市对“一带一路”国家新增直接投资企业12家,新增中方协议投资总额6.34亿美元,占同期全市新增中方对外投资总额的75.7%。
(七)治理保护有机结合,生态文明显著进步。
环境治理力度加大。推进节能降耗,完成电厂“超洁净排放”改造,新建绿色建筑735.57万平方米,完成率147.1%。推进大气污染协同共治,基本完成全市高污染燃料小锅炉淘汰工作,整治150家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排放企业、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2.15万辆,2016年全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平均浓度比2015年分别下降17.6%、17.6%、5.2%、2.6%,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有效天数的84.7%。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第二批“一河一策”90条重点河涌综合整治有序推进。整治提升村级工业园区,清理淘汰企业1221家,整治提升2729家。
生态建设成效突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加快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建设,全市新增公园260公顷,62项“绿城飞花”主题绿化景观亮点工程细化项目已完工49项,建成半月岛湿地公园、桂畔湖湿地公园、东平河石湾湿地公园、三山森林公园等一批观花主题公园。新增公园绿地177.06公顷,建成乡村绿化美化示范村100个,完成山上造林1.44万亩、各类新造林绿化面积2270.44公顷,道路绿化66公里、水系绿化84.76公里。
(八)民生保障稳步增强,社会事业明显进步。
民生保障持续加强。加大民生投入,预计全市财政民生方面支出完成440.5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5%。开展提升就业专项行动,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08万人,完成省下达我市的年度任务。本市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6.5%。全市企业退休职工月平均养老金提高至2875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增至170元/月,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630元/人月。启动医保城乡一体化改革,整合职工医疗保险和居民医疗保险(含门诊)。住房保障工作任务提前超额完成,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1080套(户),完成率108%;完成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84套(户),完成率100%;公租房基本建成3368套,完成率134.7%。启动12次低收入群众临时价格补贴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共发放补贴1613.80万元,惠及48.41万人次。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加快创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进一步盘活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各类新建、扩建项目超70个,新增学位超2.8万个。新市民随迁子女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人数达39.5万人,其中入读公办学校人数达27.9万人,占比70.6%。全市公益普惠性幼儿园639所,占比超75%。推进佛科院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引进48位高层次人才,9个专业纳入一本招生范围。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建设,首创全国“学校+公共实训中心+企业”的现代学徒制佛山模式。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新建改建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6间,共组建家庭医生团队645个,与58.4万多名居民签定服务协议。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文化升级两年行动计划139个子项目已完成124项,21家企业被认定为首批佛山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持续开展各类文化艺术系列活动。“一带一路”佛山国际龙舟赛等赛事活动圆满完成,2019年男篮世界杯场馆建设加快推进。
平安佛山建设有力。获批成为第三批创建国家食品安全试点城市,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责任体系,规范“食品安全示范化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平安佛山”创建,实施安全生产“五大行动计划”。严厉打击各类突出犯罪,“飓风2016”专项打击行动绩效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均居全省首位,社会秩序保持和谐稳定。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佛山发展转型面临诸多挑战: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形势复杂严峻,稳增长压力仍然较大;创新驱动推进任务繁重,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有待完善,资源要素制约仍然明显;补短板还存在较大差距,社会事业发展仍有较大进步空间。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安排意见
2017年是我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尽管面临国内外经济增长诸多不稳定与不确定因素,但我市坚持发展实体经济,经济社会保持健康平稳发展的基础较好。从国际来看: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地区政治冲突、债务风险、逆全球化等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也明显增多,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蓄势待发,世界经济延续弱复苏步伐。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质量和效益继续提高,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创新对发展的支撑作用增强。展望2017年,国家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深化,创新驱动将加快孕育新动能,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有望形成新高潮,党的十九大召开也将稳定市场预期,均有利于国内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从佛山来看:回顾2016年,我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多数指标增长符合预期,“稳”和“实”成为全年经济运行突出特征。我市坚持制造业立市,深耕实业、厚植优势,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系列利好政策影响下,2017年我市工业增长持续趋稳,服务业将加速发展,“三驾马车”仍将平稳发力,经济平稳增长有较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总体将延续平稳增长态势。
做好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和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的部署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结构调整和提质增效,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战略,以开放合作为关键路径,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提升城市价值品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民生事业发展。
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我市自身条件,结合市“十三五”规划目标,建议2017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安排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0-8.5%;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5%;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
——进出口总额力争增长1%;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幅度完成省下达任务;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幅度完成省下达任务;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2‰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为实现上述目标,2017年重点做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夯实经济增长动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充分发挥投资“压舱石”作用。全面落实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引领科学稳健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动市“十三五”重大项目和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精心谋划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推动PPP模式,激发民间投资热情。
培育释放新兴消费潜力。稳定批发零售、餐饮住宿、住房、汽车等传统消费,加快发展教育、文化、体育、养老、医疗等新消费热点。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国通物流保税中心建设,争取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从广州延伸到佛山。推动国际采购中心建设,推进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发展现代化商贸流通体系。
稳定外贸增长态势。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做好国际泛家居经贸活动,力争到2019年在海外建立10个泛家居品牌体验馆,泛家居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落地。充分利用“众陶联”平台经验,扶持培育一批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积极争取广东服务贸易促进中心落户佛山。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项目试点推广,推进互联网+退税便利化,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扶持民营企业做优做强做大。进一步加快推动大型骨干企业跨越发展,力争2017年全市年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18家。鼓励中小微企业向“专精尖新特”方向提升,促进小微企业上规模。深化“企业暖春行动”,最大限度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加强对新一代民营企业家培育引导,助推民营企业稳健传承。
(二)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大力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强与广州、深圳协同创新、互动发展,主动承接广深创新资源溢出,打造广州五山-狮山的创新走廊和深圳南山-狮山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走廊。加快推进佛山国家高新区、中德工业服务区、南方智谷等重点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发展壮大装备制造、新材料、光电等特色科技产业群。
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企业培育支撑体系,对培育库企业加强重点辅导和资金支持。深入落实高企税收优惠、企业研发费税前加计扣除等创新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引导企业持续增加研发投入。深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省部院、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
推动金融科技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积极谋划金融创新,力争成为国家级产业与金融合作试点城市,推动广东金融高新区成为国家级金融改革创新平台。充分发挥佛山众创金融街、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深交所广东路演中心等创新平台优势,打造全省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重要载体。用好用活各类扶持基金,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大力发展创业投资、风险投资、金融租赁,推动佛山建设成为珠江西岸创投中心和融资租赁区域中心。
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加快建设互联网+众创金融示范区,构建一批新型众创空间和创新创业基地。加强孵化器建设,完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区”创新创业孵化育成体系。大力打造佛山特色“人才特区”,继续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计划,加快推动佛科院建设高水平理工大学。完善知识产权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机制,全面提高知识产权综合能力。弘扬“工匠精神”,支持佛职院、顺职院加快发展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发展。立足国家发展改革委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以互联网+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落实中国制造2025佛山行动方案和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百企智能制造提升工程”和“机器引领”计划,打造26家省级智能制造骨干(培育)企业。瞄准先进装备制造业、智能制造、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开展精准招商,引进、培育、壮大一批“工作母机”类先进装备制造业企业。巩固第二届装洽会成果,建设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动“佛山制造”迈向“佛山智造”。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现代物流、产业金融、服务外包、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发展旅游文化、养老服务、健康体育、医疗卫生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建设14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依托中德工业服务区和广东工业设计城,打造工业设计之都,推动广东(潭州)国际会展中心打造成佛山会展经济龙头。大力推动广东金融高新区建设,积极发展消费金融公司、融资租赁、股权投资基金等新型金融机构,力争2017年融资租赁公司达30家以上、股权投资机构350家以上。
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继续抓好7个重点园区建设,有序推进佛山农业公园建设,开展农业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培育壮大农业经营主体,重点发掘和培育农产品物流和种业龙头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加快形成高端物流和高端科技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生产服务体系。
(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优化城市功能和品质。
开创城市更新新局面。实施城市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城市治理迈向现代化。健全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加快完成“三规合一”编制工作。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心城区,加强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系统性建设,打造中轴线、水廊、绿环、内网的空间结构体系。重点继续推进佛山城市中轴线、千灯湖中轴线和东平河水轴线规划建设。深入推进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土地综合整治和城市景观塑造。聚焦“城、产、人、文”深度融合,打造主题鲜明、功能突出的佛山特色小镇,力争全年创建15个市级特色小镇。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佛山西站立体化交通建设,进一步完善“两环五横四纵”高速公路网络,推进广佛肇高速公路佛山段、佛江高速佛山段等项目进度,加强一环西拓北环段及“断头路”连通工程建设。加快佛山地铁二号线一期、三号线、广州地铁七号线西延线、南海新交通试验线等项目建设。全面加快公交提升,分批次开通“十纵十横”常规公交骨干线网。开展综合管廊试点,确保2017年新建地下综合管廊长度不少于8公里。加快海绵城市建设,重点推进佛山新城核心区、绿岛湖、三山新城等7个区域海绵城市试点。加强水利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加强电力、供气、供水、网络等城市生命线系统建设。
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创新城市精细化管理模式,提高数字化管理水平,打造信息共享平台。提高交通智能化管理水平,建设交通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开展市容市貌专项整治,集中整治沿街乱堆放、乱拉挂、乱倾倒等现象,整治临街建(构)筑物,加大对户外违法广告整治力度,整治占道经营。加快建设光网城市、无线城市和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
(五)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新活力。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思路,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加大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去产能方面,结合国有“僵尸企业”出清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合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和支持企业走出去、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推动企业提高国际市场经营管理水平。去库存方面,探索建立房地产健康稳定发展长效机制,加快建立购租并举制度。去杠杆方面,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降成本方面,着力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和运营成本,加快营造便利化营商环境。补短板方面,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增加有效需求。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加快推进政务大数据建设。巩固“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成果,加快搭建法人“一门式一网式”平台。加快全市行政审批标准化推广,提升12345平台服务。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推进企业投资服务全市一体化、同城化,打造“异地申请、同城通办”服务模式。全面推广跨部门并联审批联办机制,将登记许可联办机制从部分重点行业推广到全行业。优化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方式,完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一门式”窗口办事流程和要求。
深化基层治理综合改革。加快“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继续推进“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工作,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强“三资”监管和服务,加快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加强社会组织和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做好2017年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六)强化区域交流合作,构建开放发展新格局。
深化广佛同城化。深入贯彻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打好“九年大跨越”收官战。贯彻实施《广佛同城化“十三五”规划》,推进广佛地铁“一张网”建设,加快佛陈路东延线接番禺新桂路(海华大桥工程)、珠江大桥放射线接广佛新干线等项目建设,推动禅城区、南海区东部、顺德区北部建设广佛都市圈核心区,重点建设南海—荔湾、顺德—番禺、三水—花都等合作示范区。加快广佛肇清云韶经济圈建设,推动生产力布局优化和产业梯度转移。
加快建设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加快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建设,争取尽早印发“一区三园”发展总体规划,争取上升为国家跨区域合作试验区。加快推进核心区佛山西站建设,组建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制造业转型升级等系列联盟,强化粤桂黔三省区科技、产业合作,促进沿线城市多领域合作交流。
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合作。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巩固欧美、日本等传统市场,积极开拓东南亚、中东、印度、中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加快海外布局步伐,支持优势企业到海外实施市场开拓、企业并购、项目建设等,强化国际优势产能合作。利用中德工业服务区、中德工业城市联盟、中欧城镇化合作示范区等平台,加快引进国外优质企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深化与港澳现代服务业合作,高水平建设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加快复制推广广东自贸区改革创新经验,推动我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七)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加大节能减排力度,鼓励清洁生产,深入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以防治PM2.5和臭氧为重点,推动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污染综合治理。加快水环境治理,抓紧编制广佛跨界河流“十三五”整治规划,推进第二批“一河一策”重点河涌整治,加快建设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推进固体废物和土壤污染防治。推进第三批100个村级工业园区综合整治。大力推广绿色建筑。
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积极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参与珠三角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全力以赴做好“创森”冲刺验收工作,加快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抓好“湿地汇锦”、“森林扩增”、“乡村叠翠”、“绿城飞花”等主题工程建设,力促“创森”40项指标全面达标。完成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市、区两级中心城区周边新增7787亩永久基本农田。
(八)提高民生福祉水平,建设平安和谐幸福佛山。
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力促进就业创业,落实促进就业各项政策,推进全市“1+5”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拓展完善全民社保体系,逐步完善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制度,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改革,确保2017年全市500万参保人享受统一医保待遇。做好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工作,加强对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等特殊困难对象基本生活保障。有序推进对口帮扶云浮、湛江、凉山,援建伽师、墨脱工作,打好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战。
推动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加大对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公共安全、公共交通等公共领域的财政投入,推动社会民生事业发展。深化创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着力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全省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大力建设“卫生强市”,加快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动医师多点执业,促进健康服务业加快发展。实施“文化佛山”三年行动计划,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促进全民健身发展,抓好重大赛事筹备和保障,加快体育设施建设。
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和谐。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飓风2017”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犯罪、涉盗抢、涉毒、涉电信诈骗、涉众型网络金融等突出犯罪,更高要求推进平安佛山建设。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风险管控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创新,坚决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加快建立统一应急指挥平台。全力推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建设,着力提升产品质量。加快创建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建立健全最严格食品药品监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