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佛山市气象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07-04-04 00:00:00 字号: 分享至: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佛府办[2007]1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有关单位:

《佛山市气象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佛山市气象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第一章  气象灾害的状况与气象事业发展要求

 

第一节   气象灾害的状况

佛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经济比较发达,也是自然灾害的多发区,在每年发生的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占80%以上。台风、暴雨、干旱、高温、雷雨大风、雷电、龙卷风、寒冷灾害以及大雾、灰霾等自然灾害及其产生的洪涝、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连年不断,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2006835日,台风“派比安”重创我市,引发了强风、暴雨、龙卷风、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一系列灾害和次生灾害,导致我市损失惨重。200565,一场历时仅仅6小时的大暴雨造成城市严重内涝,直接损失5135万元;62127日,西北江上游暴雨不断,我市经历了百年一遇的洪水袭击,经济损失达2.08亿元。同年78月,受台风“海棠”和“麦莎”外围下沉气流影响,718,三水区和南海区最高气温分别达

39.539.2,破历史记录;高温天气使我市用电、用水量剧升。719,禅城区日供水量达78.5万立方米,为历史最高;720,全市用电负荷达514万千瓦……

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生态环境恶化、全球气候变化不稳定的加剧,以及我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气象灾害发生更加频繁,风险度越来越高。气象灾害影响日渐严重,已成为危及社会公共安全、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二节   气象事业的发展基础

“十五”期间,在省气象局和佛山市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的气象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初步建成了对气象灾害有一定监测能力的中尺度自动站网、公共服务体系和预警信号发布体系。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果在我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初步建成了中尺度自动站网

2001年开始,我市根据省人大关于加强广东气象事业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议案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全市共建自动气象站52个,使我市中尺度自动站密度达到75 km2一个,初步建成了中尺度自动站网。从2004年开始,我市对自动站的数据通信方式进行了改造,由有线通信方式升级为GPRS无线分组通信方式,数据采集密度获得大幅提升。

二、全面采集卫星遥测资料和全省多普勒雷达并网探测资料

初步建立了立体化的气象通信网络,市局与各区局均可共享卫星遥测资料和全省多普勒雷达并网探测资料。

三、气象预报预警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随着中尺度自动站网和雷达二级终端的初步建成和使用,气象预报预警的准确性更高,预报的时效更长,空间的分辨率更精细,气象预报预警总体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四、预警信号发布制度得到较好实施

200111月,我市颁布了《台风、暴雨、寒冷预警信号发布规定》,标志着我市预警信号发布进入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的新阶段。

五、初步建成气象公共服务平台

2004年在全省率先建立了佛山市重大天气快速响应平台,还架设了气象网站、“12121气象电话、手机短信、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等服务平台,形成了一个多渠道、综合的气象信息分发新体系。

六、气象科技人才结构得到初步改善

“十五”气象建设的实施,为人才成长创造了良好环境,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目前,我市气象系统人员的学历比率:硕士占5%,本科占42%,大专占28%,中专及以下仅占25%;职称比率:高级工程师占8%,工程师占47%,初级职称占36%,无职称的仅占9%

七、新型台站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地方各级公共财政加大了对气象的投入,新型台站建设取得了良好成绩。南海区、顺德区气象局在全省首批 6个“新型台站”中位居前列;三水区气象局新的气象预警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年内也可申报“新型台站”。

 

第三节   气象事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作为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我市气象事业在“十五”期间所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但气象灾害监测能力、预报水平、服务能力、应急体系未能与我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十一五”期间必须加大对气象事业的投入,解决“十五”期间存在的以下主要问题:

一、面向全市的气象监测预警中心还未建成

根据我市经济社会、民生发展的需求,气象信息在未来将向各个领域拓展。如何高速而有效地处理我市和周边地区大量复杂的气象信息,并完善业务服务能力,快速而高效地向公众提供精细化服务,为政府部门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决策服务,为突发事件提供应急服务,是我们今后将面临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建立统领全市、服务全市的气象监测预警中心。

二、自动气象站和人工观测站密度低,部分站点监测环境恶化

目前,我市自动站的布点除了禅城区部分地方勉强能达到15km2一站的密度水平外,其余各区仅达到50100 km2一站的密度,与国内外发达地区相比、与气象探测的技术要求相比,均有较大差距。此外布局也不合理,表现为中心城镇布点比较集中,而农村和边远地区则明显偏少,使许多局部暴雨、雷雨大风等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和局部突发气象灾害天气得不到有效监测,影响气象预报预警服务能力的提高。

高明还没有建立人工气象观测站,开展气象服务时只能参照南海区或鹤山市的气象资料,影响了天气预报和气候评估的准确性。建设高明气象局,填补气象观测历史空白,是非常必要的。此外,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顺德区、南海区气象站的观测环境日益恶化,不符合国家规范的要求,影响了气象资料的“准确性、比较性和代表性”,迫切需要搬迁。

三、城市气候观测处于空白,气象探测装备落后

随着我市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灰霾、热岛效应、酸雨、内涝等气象事件的影响日趋严重,“十一五”期间,必须加快城市气候观测网的建设,以满足我市组团式的发展需要。此外,目前我市除人工、自动气象站外,其它先进的探测设备如X波段雷达、闪电定位仪等尚属空白,不能满足我市未来对城市气候的观测需求。

四、数据采集处理能力和综合预报水平不高

观测数据是开展业务与科研活动的基础,如何高速处理和有效利用来自国内外种类繁多、浩如烟海的气象数据,是气象业务一个关键的环节。然而,数据快速处理能力不足,正是目前我市气象业务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另外,数值预报是天气预报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市也正在推进对精细化数值预报、临近预报的技术革新工作。这些工作,除了需要探测新手段、数值预报新模型的配合外,其关键问题是必须拥有万亿次运算速度的大型计算机。

五、气象公共服务系统不够完善

主要表现为:气象信息分发能力不强,气象防灾知识宣传普及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目前我市面向公众的服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分发速度慢、操作程序复杂、应急能力差、用户覆盖面窄等问题,还不能做到张德江书记强调的“在第一时间让气象防灾抗灾的警报信号能够入村入户,到达每个老百姓家里”的要求。同时,公众对气象灾害的认识和对趋利避害方法的掌握也较为缺乏,往往容易受到伤害。

六、临灾现场的气象综合观测和服务能力薄弱

我省台风、暴雨等天气的发生率高居全国之首,由此引发的气象灾害数量同样居全国前列。我市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交通繁忙,一旦遭遇重大自然灾害或公共安全事故,现有的气象设备无法实现对现场进行实地观测和预报服务,现有的定点观测网也无法满足对这类时空随机性极高的事件的服务需求。

应配备车载式机动综合监测应急服务系统,提高灾害现场服务能力。应对重大灾害性天气的追踪监测,应对洪水、特大火灾(如森林大火)、毒气及有害物质泄漏等突发性公共安全事故的气象保障,也需要有更灵活、更机动的气象监测设备和气象保障服务。

 

第四节   气象事业发展机遇

一、气象事业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务院制定并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加快气象事业发展是应对突发灾害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是应对资源压力、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并提出了“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和“四个一流”的要求,为气象事业发展确定了目标、指明了方向、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与社会氛围,为我市气象事业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

《佛山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把加强气象监测系统、预报预警系统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列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富裕和谐佛山的主要任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气象工作,将解决气象事业发展问题列入各级政府议事日程,为我市气象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二、我市实施四大发展战略对气象公共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在“十一五”期间,围绕建设产业强市、文化名城、现代化大城市与富裕和谐佛山总目标,将坚定不移地实施“产业集聚优化创新战略、生态组团城市发展战略、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城乡一元和谐发展战略”,客观上要求气象工作应该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强化观测基础,提高预报预测水平,加快科技创新,全面提升气象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城乡一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保障与支撑能力,为构建富裕和谐社会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

三、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在应对公共安全事件中的保障功能日益突显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与灾害评估意见影响防灾抗灾科学决策的成效。公共安全事故(如非典、毒气泄露、森林火灾)的发生、传播与气象条件的相关性很高,一定的气象条件可以加剧或者抑制灾情的发生、发展。提高气象预警能力,对防范此类公共安全事故具有积极的意义。大气污染程度的高低与气象环流条件密切相关,通过气象环流条件的监测与预报,可以预测空气质量的变化,也可为治理大气污染提供决策依据。

四、气象高新科技成果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国家和省气象部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近年来研发了许多新的大气探测装备和精度较高的预报业务系统。同时,也正在实施天基、空基和地基三位一体探测网建设,配备超大型计算机运行数值预报模式,可以为我市气象业务的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我市气象部门通过实施科技兴气象战略,能够培养和引进高科技人才,掌握运用这些科技成果。

 

 

 

 

第二章  气象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综述

 

第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七次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树立“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发展理念,面向我市社会经济、民生发展的需求,进一步完善“多轨道、研究型、集约化、开放式”的气象业务技术体制,建设“四个一流”台站,为落实市委、市政府“乘势发展、集聚发展、创新发展”的方针,建设产业强市、文化名城、现代化大城市与富裕和谐佛山提供及时、准确、精细化的气象服务,为防灾减灾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第二节   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统揽我市气象事业发展全局,以强化观测能力为基础,以提高气象预报和服务能力为核心,以构建富裕和谐佛山的需求为导向,以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动力,完善气象法律法规和标准化体系建设。

 

第三  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原则;坚持与省市发展规划,以及我市构建公共安全体系和抗击自然灾害网络建设规划相衔接的原则;坚持国家气象事业与地方气象事业协调发展的原则;坚持气象建设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原则;坚持适度超前、求真务实,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节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法律法规、《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佛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广东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第五节   总体目标

以高新科技为先导,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准确及时的服务为宗旨,按照“监测到位、通信顺畅、预报准确、服务及时、资料共享”的要求,完成我市气象“四个工程一个基地”的建设任务。争当全国市级气象排头兵,达到我国大中城市先进水平。

 

第六节   点建设项目

“十一五”期间,我市将按照气象建设的总体目标,着力抓好“四个工程一个基地”的建设,具体项目如下:

一、气象综合探测系统建设工程

——新建气象监测预警中心(基建项目)。该中心集气象监测、气象信息处理、天气预报预警、气象信息的分发以及气象天文科普教育五大功能于一身。

该中心包括主体业务楼和城市气候多功能观测场:主体业务楼由天气变化监控中心、数据采集控制中心、天气预报制作中心、气象服务产品分发与预警中心、气象影视制作中心、气象仪器装备库房、气象科技研发创新中心、学术报告厅暨新闻发布中心、气象天文科普教育展览厅等组成,建筑面积约6800平方米;城市气候多功能观测场核心区域占地约1000平方米,场内布设各种现代化大气探测装备和仪器。

——迁建南海区、顺德区气象站(征地与基建项目),新建高明区气象站(征地与基建项目)。

——增建中尺度自动气象站100个。根据对中尺度天气系统监测的技术要求,按照“城区加密、地质灾害易发地方加密,乡镇稍疏”的原则增建。其中禅城区增建6个,顺德区21个,南海区30个,三水区21个,高明区22个。

——配备一批必需的探测装备,包括X波段雷达(1部)、对流层风廓线仪(1台)、配备GPS水汽遥感探测仪(2台)、配备闪电定位仪(3台)、配备大气电场仪(5台)。

——新建一批特种气象观测站,包括2个水-汽相互作用观测站、4个城市环境气象观测站、1个大气成分观测站(项目)、2个灰霾天气监测站(项目)、3个农业及生态观测站(项目)、5个有线遥测自动气象站。

二、天气预报预警服务系统工程

——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分系统(1个)

研制或引进一套先进的气象诊断分析软件和数值预报模型,建立一个适用我市的中尺度精细数值预报系统,在此基础上制作重大灾害性天气的预报,以及为水文、交通、城市环境等领域提供专项气象服务,完善城市气象灾害预警的功能。

——气象灾害信息传输处理分系统

通过装备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接收系统(1套)、配备高性能计算机(1台)、新建气象资料共享数据库(1个)、新建可视化天气会商系统(4套),以及引进多普勒天气雷达二、三级应用终端(二级1套,三级4套),全面提升我市气象灾害信息传输处理能力。

——公共气象服务发布分系统

通过更新气象影视节目制作系统(1套)、升级“12121”气象信息电话系统(1套)、改造重大天气快速响应平台(1套),提升气象信息发布能力,消除发布瓶颈,将气象信息主动、及时、方便、快捷地传递给各级领导及广大群众。

三、雷电灾害防御系统工程

本系统工程由雷电灾害信息管理子系统和雷电预报预警技术子系统组成。

雷电灾害信息管理子系统是建立在雷电综合监测网基础上的多功能信息管理系统,集实时雷电显示、历史雷电重放、雷击灾害事故查询、雷电参数统计、公众服务于一体,并逐步实现雷电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

雷电预报预警技术子系统是建立在雷电综合监测网基础上的、专门针对雷电预警的特种预报服务平台,对雷电活动进行预报预警,并对特定对象进行点对点服务。

四、突发事件气象应急服务系统工程

本系统工程包括一套完善的突发事件气象应急服务预案、各种应急服务机动设备,以及一套气象灾害影响评估体系。

应急服务预案将从气象条件影响的角度,针对各类突发事件的不同性质,提供合理的对策和详尽可行的处理方案,力求从气象角度迅速而有效地减少突发事件中的损失,减少不良影响。

应急服务机动设备主要包括:车载式机动应急气象观测与服务系统、掌上气象查询处理服务系统。

气象灾害影响评估体系将依靠数学模型进行模拟,为市政工程、重大活动等提供气象灾害风险评测和整改建议,以减少隐患;对正在发生中的一些气象灾害作出影响预测,为政府抗灾救灾决策提供参考;对已经发生的气象灾害作出量级评估,为灾害善后事宜提供科学依据。

五、气象天文科普教育基地

该基地是对广大市民进行气象天文知识和防灾知识教育的科普基地,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新建气象天文多媒体产品制作系统(1套)。通过该系统制作气象天文多媒体科普产品,利用声、光、电技术,生动、形象地演示这些科普产品;建设120座位的三维影视室,用于举办科普讲座、播放科普电影或电视片等;添置气象天文科普器材。

 

第七节   目规模、投资概算与进度安排

“十一五”期间,我市气象建设的投资经费概算为10660万元,由市、区财政和上级气象部门负责投资。其中市、区财政负责9635.9万元,上级气象部门负责1024.1万元。

气象建设项目分两期实施,前期(20072008年)的重点项目为气象监测预警中心的建设,以及南海、顺德迁建气象站和高明新建气象站,投资概算为8060万元;后期(20092010年)重点引进气象现代化设备,以强化气象业务、服务能力,投资概算为2600万元。详细安排见下表(单位:万元)

 

  时间安排

 

   资金来源

 

区域

1

2

总 投 资 额

2007-08

2009-10

省资金

地方资金

省资金

地方资金

省资金

地方资金

 

205.0

3550.0

517.6

1437.4

722.6

4987.4

南海区

49.0

1356.0

16.6

67.4

65.6

1423.4

顺德区

40.0

1305.0

48.3

172.7

88.3

1477.7

三水区

40.0

275.0

57.3

187.7

97.3

462.7

高明区

26.0

1214.0

24.3

70.7

50.3

1284.7

 

360.0

7700.0

664.1

1935.9

1024.1

9635.9

八节   健全地方气象服务机构

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五”以来,我市气象事业的科技能力已积累了一定的基础,人才队伍也得到明显的加强。但在“十一五”建设的实施中,现有的机构和人员不能充分满足新一轮气象建设的需求,要进一步加强我市地方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地方气象事业为佛山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基本服务的基础公益性作用,按照地方气象由地方政府投入的原则,逐步建立地方气象事业与国家气象事业紧密衔接配合的工作体制。并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地方气象机构。

 

第三章  气象建设效益分析及保障措施

 

第一节  气象建设的业务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江泽民同志指出:“气象预报是否准确,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关系到经济建设,关系到社会稳定”。新一轮的气象建设,必将使我市气象的探测能力、预警能力、服务能力带来质的飞跃,并将产生显著的业务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一、气象综合监测能力明显加强

气象综合探测系统工程的建设将使我市气象监测网的布局、项目、功能更趋完善;

自动站的空间间距将达到1012公里,采集的时间密度达到每分钟一次,观测的气象要素更为丰富;

风廓线仪、雷电定位仪、大气电场仪等一批先进设备的引进,将填补了我市气象观测诸多领域的空白;

随着监测能力的进一步加强,诸如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强降水等中小尺度天气将得到有效监控。

二、气象灾害预警能力显著提升

随着预警中心的建成,以此作载体,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新一代天气预报预警服务系统将建成投入使用。

突发性的短时强天气预报、预警时效将比目前提前23小时,突发性天气持续时间的预报误差将精确到半小时左右,为应急处置突发自然灾害赢得了时间,并更好发挥减灾资源效应,为重大政务及经济活动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

建立了精细化、无缝隙的预报体系,天气预报的落区、量级精度进一步提高,预报的落区从区级提高到镇级,短期天气预报时间分辨率从12小时提升为6小时,为社会经济民生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

预报的可用时效进一步延长,可提供7天以内的滚动预报;引进开发10天以上的中长期预报产品,为国计民生、农业生产提供时效更长的预报,更有利于生产工作安排趋利避害。

三、气象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

建立面向全社会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制作、发布社会公众关心的重大天气、气候、环境气象和专业气象信息,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电话、手机短信、互联网、气象警报等手段,扩大气象信息覆盖面,第一时间让气象信息“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力求气象服务做到“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

四、有效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由于综合监测能力的提高、预报预警水平的提升和服务的完善,使我们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日渐严重的气象灾害,为防灾减灾、科学决策更加充分合理使用社会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气象事业的发展,为应对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建设富裕和谐佛山、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  障措施与保障条件

一、建立公共财政投入渠道,完善气象投入机制

满足公共气象需求,贯彻落实《若干意见》,加大公共财政对气象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把气象事业发展全面纳入佛山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预算中;建立健全更加稳定增长的公共气象财政投入渠道,进一步完善双重计划体制及相应财政渠道。

二、依法发展气象事业,加强气象执法检查和监督

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强化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加强气象执法检查和监督,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完善资质管理等行政许可制度,强化社会管理职能。努力实现气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

三、实施科技兴气象战略,完善气象科技创新机制

坚持科研与业务相结合,提高气象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能力。加强部门合作,努力开拓科研领域。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用人、分配、科研立项及成果评价机制。建立集约化机制,形成“流动、开放、竞争、协作”的高效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四、树立科学人才观,实施人才强局战略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实施人才强局战略为契机,以提高人才理论水平和解决重大问题能力为着眼点,以加快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领导干部和高层次、复合型科技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为重点,建立一支具有与佛山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佛山气象事业发展相匹配,结构合理、品质兼优,学科齐全,团结实干的气象人才队伍。

五、全面建设新型气象台站,综合改善台站设施

以项目带动,加大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业务科研环境;坚持平衡、协调、持续发展的原则,在项目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建设中,充分体现时代特征和气象特色,提高科技含量,使气象台站成为当地“气候系统的监测点,高新技术的展示点、防灾信息的发布点、文明建设的示范点、优秀人才的集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