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 发布时间:2006-01-16 10:06:42 字号: 分享至:

佛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佛山市人民政府
(2006年1月13日佛山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2006~2010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一五”规划,对于推进产业强市、文化名城、现代化大城市与富裕和谐佛山建设,实现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纲要根据《中共佛山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

  

发展基础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十五”时期的创新和发展,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十一五”时期实现更快更好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城市经济发展实现重大跨越。“十五”期间,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9%,2001年全市生产总值超千亿元,2005年迈上2000亿元新台阶,达到2379.8亿元,比2000年翻一番。2005年,人均生产总值40155元(按常住人口计算),约合5066美元(按8.1元∶1美元折算,下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0.85亿元,年均增长1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4.47亿元,年均增长13.5%;固定资产投资753.26亿元,五年累计2290.43亿元,年均增长29.2%。
    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工业结构得到优化提升,200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5400亿元,年均增长19.3%;产业呈现重型化、高级化趋势,规模以上重工业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41%提高到2005年的49%;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均增长30%。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有了较大提高,200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858.58亿元,年均增长11.2%。农业内部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传统农业加速向都市型农业转变,水产、畜牧、蔬菜、花卉、水果等优质高效农业特色鲜明,200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163.94亿元,年均增长3.9%。
    内外源经济快速发展。民营经济不断壮大,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46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2.5%,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为58.9%,成为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外源型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外贸出口总值168.22亿美元,“十五”时期年均增长24%;实际利用外资8.9亿美元,历年累计有34家世界500强企业在佛山投资57个项目。
    组团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坚持以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编制了城市发展概念、产业发展、历史文化名城、环境保护、干线公路网、中心组团新城区等规划。构建现代化大城市框架和雏形的十大建设工程全面启动,以“一环”快速干线为重点的交通路网建设顺利推进。到2005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023公里,形成佛山中心城区到各区、各镇(街)、村三级公交网络。十项民心工程、中心组团新城区、产业园区、环保、水利、体育场馆、演艺中心、新闻中心、天然气管网工程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电源、电网建设步伐加快,2005年全市电力装机容量达到270万千瓦。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扎实推进,城市绿化和生态示范区建设得到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内河涌和珠江综合整治取得初步成效。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不断向政府管理、企业经营和社会服务领域推进,2005年信息综合化指数达到80.5%,比2000年提高32.5个百分点。
    文化名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成功举办亚洲文化部长论坛暨第七届亚洲艺术节、琼花粤剧艺术节、武术文化节、中国陶艺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城市内涵和品位得到提升。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成效,2005年全市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57家,比2000年增加128家;各级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22个,比2000年增加193个。教育事业取得新发展,教育综合实力处在全省前列,成为广东省教育强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形成覆盖全市的公共卫生三级网络。竞技体育水平跃上新台阶,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抗击“非典”和超百年一遇特大洪水取得全面胜利。
    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国务院批准,2002年12月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实行市辖禅城、南海、顺德、高明和三水区的行政管理新体制。整合路桥收费站、城市公交、邮政、电信、党校、旅游、教育和传媒等资源,初步实现同城生活、同城便利。简政放权取得突破性进展,市政府分四批向市辖各区下放了322项行政管理事项,另将116项行政管理事项随职能划交或委托禅城区行使;顺利完成市和区两级政府机构改革,并镇、并村工作成效显著。以全面推进“城乡一元发展”为目标的农村改革突破体制性障碍,出台并实施农村工作“五十条”及首批配套政策,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和管理制度,初步建立起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就业机制和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投融资体制改革实现重大突破,以市政、交通、环保、能源、文化、旅游和体育场馆为重点的一批城市可经营项目实行了市场化经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400元,年均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69元,年均增长5.9%。2005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319.52亿元,比2000年增加1102.5亿元。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基本建立起以社会保障为主,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全面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汽车、住房、通信、教育、旅游、康体等成为消费热点。人口自然增长率降至4.88‰。期望寿命达76岁。
    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社会保持稳定。全面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依法行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民主决策机制不断完善,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农村、社区居民自治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广泛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被评选为“广东省文明城市”。拥军优抚工作得到加强,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发展环境


  “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国内外大环境。
    国际环境趋向稳定,但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时代的主流,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步加强,世界科技日新月异,国际产业加快向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转移,有利于我市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扩大发展空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此同时,国际贸易磨擦增加、油价高企等不利因素,将对我市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国内环境总体有利,但发展竞争压力加大。未来五年仍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央提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我市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强,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我市加快发展和全面推进现代大城市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和国际市场国内化快速形成,区域、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我市发展面临不进则出局、小进即落伍的严峻挑战。
    我市具备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但制约发展的矛盾仍然突出。“十五”期间,我市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为今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城乡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社会祥和稳定,为加快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东南部与西北部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三农”问题仍有不少深层次矛盾需要解决;二是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三是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建设用地紧缺,电力供需矛盾突出,大气和内河涌治理仍需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提高;四是城市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高端人才和技术工人短缺,人文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五是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体制性障碍,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六是构建和谐佛山的基础有待加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生产安全、社会治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和目标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加快发展、促进和谐为主线,以建设产业强市、文化名城、现代化大城市与富裕和谐佛山为总目标,立足以人为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发挥整体优势,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把我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发展战略
    围绕建设产业强市、文化名城、现代化大城市与富裕和谐佛山总目标,实施四大发展战略。
    产业集聚优化创新战略。
    坚持以产业集聚优化创新推进产业强市建设,把握新一轮发展机遇,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产业集聚发展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生态组团城市发展战略。
    坚持以生态组团城市建设推进现代化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2+5”组团城市建设,促进人口、资源、公共服务设施和土地利用向各组团集中,切实处理好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
    坚持以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的实施推进文化名城建设,促进文化与经济、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加强教育现代化建设,大力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全面推进科技进步,为高标准建设和管理现代化大城市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城乡一元和谐发展战略。
    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富裕和谐佛山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村镇,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努力营造社会公平、治安良好、社会关爱的和谐发展环境。
    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到2010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初步建成产业布局合理且先进发达的制造业基地,“2+5”组团城市基础设施基本成型,生态环境改善明显,文化名城特色鲜明,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各项事业繁荣发展,城乡和谐稳定,人民富裕安康,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人均生产总值18000美元,建成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美、城乡协调、社会和谐的组团式现代化大城市,力争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目标是:
    ——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到2010年达到4200亿元;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6670元(约合8230美元),年均增长10%以上;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构建节约型社会成效明显,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县域镇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加快形成大城市经济。禅城要通过集聚、提升,实现优化高效发展,成为中心组团建设和管理的示范窗口;南海、顺德要发挥经济实力雄厚、品牌聚集的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尽快率先跨过县域经济超千亿元大关,保持综合竞争力在全国的领先地位;高明、三水要借助后发优势资源,实现跨越发展,努力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地区。
    ——产业竞争力明显提高。产业结构更趋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初步建成工业布局合理、先进发达的制造业基地,以物流业为重点面向本地优势产业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科技含量高、外向度高、经济效益高的都市型农业实现新突破。“十一五”期末,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5%以上。
    ——生态组团城市框架基本形成。两个百万以上、五个30万到50万人口的新城区建设取得新成效,建成布局合理、高效运行、安全可靠的交通、通讯、能源、水利、环保等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城市建设和管理机制更加完善,河涌和大气污染得到有效整治,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初步奠定生态城市格局。
    ——文化名城建设成效显著。千年古镇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岭南文化特色鲜明的文化名城建设有效推进。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2010年全市小学、初中建成规范化学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科技进步和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显著提高。基本形成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特色旅游新格局。建设学习型、创新型佛山。
    ——社会和谐稳定。基本形成文明法治、和谐稳定、社会关爱的社会环境。城乡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居民各项社会保障达到全覆盖,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困难群众居住、教育、医疗等方面得到基本保障。社会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防灾减灾、社会应急机制更加健全。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取得新成就。平安和谐社区建设有效推进,社会治安环境进一步好转。
    ——人民富裕安康。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到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6%和6.5%。各项卫生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期望寿命76岁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主要任务和措施


  坚持以更快更好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着力点,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为根本出发点,努力完成九大任务,大力推进产业强市、文化名城、现代化大城市与富裕和谐佛山建设。
    一、优化提升产业结构
    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按照“东南优、西北拓、整体提升”的区域产业发展思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现代服务业“四三四”工程,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筑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优势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都市型农业不断优化的产业发展格局。
    提升工业发展水平。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液晶显示器件、新材料、精密制造、生物医药、高效节能等高技术产业。选择一批重大项目、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加大投入,重点突破,形成高技术产业群。紧跟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代表的国际信息技术发展主流,实现从传统电子工业向现代信息产业的战略性转型。依托数码光学器件、特种光源和包装新材料等产业,大力拓展高端产业。积极开发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水和能源梯级利用技术、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技术、资源回收和再利用技术等,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产业化发展。二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重点发展家用电器、机械制造、金属材料加工及制品、塑料制品、陶瓷及其他建材、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抓好家电产品的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把握产业重型化发展趋势,将装备制造业作为战略性产业,重点发展输变配电设备、电工器材、机械装备、通用设备、模具等门类产品,建成全省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积极推广应用关键性共性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纺织服装、陶瓷及其他建材、金属材料加工及制品等产业,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发挥中医药基础好的优势,振兴中药产业。三是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把握国际产业重组和产业转移的有利机遇,依托广佛都市圈的区位优势,积极发展汽车配件、新能源、环 保等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加快集约园区、产业基地、专业镇和专业市场建设,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土地、基础设施等资源的集约和高效利用,进一步增强产业集聚和辐射效应。在具有土地资源优势的园区有计划地预留必要的发展空间,积极创造条件承接高端产业项目落户佛山,发挥大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整合产业集群内企业资源,培育发展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推动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资本联结和技术合作,构建以大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产业化协作的产业组织体系。加快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提高家用电器、食品饮料、塑料制品、精细化工、家具制造等产业集中度,形成一批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和地方产业特色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
    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发挥地处珠三角腹地,与广州相邻的地缘优势,主动参与大珠三角经济圈与泛珠三角区域及国内外其他地区的合作与发展,积极承接世界产业转移,逐步把我市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强对全市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建设区域协调、优势互补、错位发展、配套完善的工业布局。东南部的禅城、南海、顺德区通过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优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提高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实现加快发展;西北部的高明、三水区通过承接市内外产业梯度转移,加大招商引资和区域协调合作力度,在提高产业发展质量的基础上,加快量的扩张,实现跨越式发展,整合、提升区域竞争力。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推进四大生产服务体系建设。一是推进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利用我市制造业基础雄厚、中小企业众多和商品市场大、辐射范围广等优势,大力推进物流基地建设和物流企业发展,重点扶持发展服务于“佛山制造”的综合型、配送型、加工主导型、农产品流通型等现代物流企业,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围绕工业园区、产业基地和特色农业配置物流设施,打造珠江三角洲重要的现代物流基地,抓好南海三山国际物流园区、禅城澜石国际金属交易中心、顺德容桂物流中心、三水西南物流中心、高明沧江物流中心等物流基地建设。优化提升和建设陶瓷、钢铁、不锈钢、铝材、塑料、家具、纺织、机械、汽车及配件等中高级专业市场或批发市场。二是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科技产业化为方向、企业为主体、高技术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中介机构为桥梁的科技创新体系。三是推进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为企业提供资本服务。四是推进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主渠道作用,重点引进信息、金融、旅游、法律、会计等专业人才,构建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
    加快发展三大新兴服务业。一是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和基础数据库建设,开展方便快捷、透明公开的网上政务活动。加快电信服务业的发展,鼓励拓展电信服务新业务,开展多种类的移动增值业务。建立和健全电子商务配套体系,推广电子商务的应用。二是发展商务服务业。实施“金融生态示范市”工程,不断优化金融环境,积极推动金融创新,探索发展票据机构和债券市场。加强会展场馆及配套服务体系的建设,完善会展功能,提升会展业的辐射能力。大力发展融资、保险、法律、会计等商务服务业,为产业发展提供完善的服务配套。大力推行连锁经营、专业配送、代理制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三是发展文化产业。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推动文化与经济的进一步融合,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提升发展四大生活服务业。一是提升发展居民服务业。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家政、托儿、养老、医疗、保健、娱乐、保安、物业等居民服务业,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二是提升发展传统商贸业。运用现代新型业态和技术进步改造提升传统商贸餐饮业,大力推广餐饮业连锁经营模式和名牌产品。三是提升发展旅游业。充分发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优势,建成以城市旅游为主体,以郊区观光度假旅游为特色,集商务、展览、会议、观光、度假、购物、美食、娱乐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体系,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四是提升发展房地产业。加强房地产一级市场调控,培育和完善二、三级市场,积极发展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普通商品住房,扩大房地产有效需求。
    推进都市型农业发展。
    按照“适应市场、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效益”的原则,以农业生态园区为载体,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继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逐步建立起以都市农业为发展方向、以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为主体、产业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农业新格局。大力发展有区位优势、适应市场需要的优质高效农业,重点发展蔬菜、花卉园艺、畜牧、水产、观光休闲农业五大主导产业。有效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控,确保农产品安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带动农户增收明显的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建成5~8个规模较大、设施完善、产业化和现代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农业生态园区。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产品的流通和加工,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加强和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增强市场的信息和服务配套功能,重点建设一批上档次、上规模的批发市场,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推广农业先进技术,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动物防疫和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提高农业安全保障能力。
    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人才为根本、以产业技术为重点的自主创新体系,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紧密结合,建设创新型佛山,增创产业发展新优势。
    加强重点区域和产业创新体系建设。
    加强工业园区、产业基地和专业镇创新能力建设,使之成为自主创新及产业化的载体。重点推进佛山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海科技工业园、顺德科技工业园三个创新基地建设,逐步发展成为科技资源、科技人才和科技产业的聚集地;努力把三水中心科技工业区和高明沧江工业园建设成为产业技术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基地与新兴产业孵化基地。加快建设顺德华南家用电器、南海广东数字媒体技术、华厦建陶研发中心、禅城华南精密制造技术等省级特色产业研究开发院,提升研究开发功能。积极引导和支持专业镇加强技术创新中心建设,逐步形成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服务体系,为镇级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升级提供动力。依托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加快科技孵化器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增强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引导企业建立各种形式的研究机构,使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研究开发、风险承担、应用受益的主体,争取用3~5年时间,在全市大中型企业、高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中国驰名商标企业、中国名牌产品企业和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都建立起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或企业技术中心。坚持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和创新相结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增强企业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自主开发能力。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在佛山设立研究院所,与企业建立多元化的产学研合作体系。把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研发活动纳入到创新体系的建设之中,促进技术合作,推动高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增长。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培育一批高技术产业的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发挥品牌对区域资源的系统性优化配置作用,提升“佛山制造”,推进“佛山创造”,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市场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2010年全市科技三项费用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3%以上。采用直接或间接的财政补贴方式,加大对研究与开发、产业化、技术改造等工作的支持力度。建立服务于中小企业创新的投融资体系,积极培育和发展风险投资市场,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创新投资领域,拓宽风险资本来源渠道。加强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加速科技成果的扩散,重点扶持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有特色的中介服务机构,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学研为依托,网络化、多功能、专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推进高技术产业发展。加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博士后工作站、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的力度,重点培养和引进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团队,充分发挥创新型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自主创新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加强对经济、科技政策的协调,推动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和开展自主创新,形成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以创造社会财富、获得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进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取向,建立科学有效的自主创新评估体系。推动企业积极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实行股份制改造,引进现代管理方式,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为开展自主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以全国专利工作试点城市的建设为契机,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建立完善专利信息平台和专利预警、维权援助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的力度,严厉打击假冒、盗版、侵权行为,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加强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或项目的扶持,鼓励有竞争力的技术到国外申请专利。启动专利技术实施计划工程,提高企事业单位运用专利制度的能力,扶持和促进专利技术交易及产业化。研究制定技术标准研制资助管理办法,加强对关键领域和产业技术标准研制的扶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制订和修订,支持建立技术标准研究测试机构和基地。推动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促进内外源经济协调发展
    坚持“两轮驱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做强做大民营经济,着力提高外源型经济质量和水平,促进内外源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做强做大民营经济。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放手发展”的方针,进一步开放市场准入条件,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引导民营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在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先导产业和新材料、新产品等领域开发科技项目。
    鼓励民营企业创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实施品牌拓展、品牌合作、配套生产。提高民营企业为跨国公司提供产业配套的能力,加强与跨国公司结为全球采购合作伙伴关系,促进民营企业走集团化、国际化道路。发挥政府职能部门、人民团体、行业组织对民营经济的推动作用,推动民营企业进行体制和管理创新,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的优质服务。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重点推动具有比较优势的民营企业到境外开展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的国际贸易,参与境外资源开发,争取更多的民营企业上市,扩大直接融资比例,发展壮大民营经济。
    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
    进一步优化投资营商环境,健全招商引资领导协调机制、责任制和跟踪服务机制,提高招商引资的竞争力。重点引进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中国500强企业等大企业,积极引进科技型、效益型中小企业投资,吸引研发中心、营运中心和地区总部入驻佛山,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和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配套能力的大项目。鼓励现有企业加大投入,扩大发展规模。优化招商引资结构,加强与港澳台经贸合作,加大对日韩、北美和欧洲的招商引资力度,引入汽配、液晶显示器件、智能家电、精密制造和新材料等行业,扩大第三产业利用外资的规模。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提升中介招商、产业招商和园区招商的层次和水平,积极探索运用收购、兼并与战略联盟等形式与大型跨国公司进行多层次的合作,使本土企业成为跨国公司全球化生产与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引进外来资金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利用外资有效增长。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加快推进外贸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努力扩大出口,巩固港澳台、欧美日等传统市场,大力拓展非洲、中东、南美、西亚、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实施科技兴贸和品牌带动战略,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快发展一般贸易出口,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加工贸易对我市产业发展的带动能力和增值率。从注重出口向进出口相结合转变,重点进口经济发展所需的机器装备、高新技术、关键元器件和原材料。做好产业双向预警工作,积极应对国外各种形式的贸易壁垒,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下的以行业协会为中枢,企业为主体”的反倾销联动系统,提高出口企业应对反倾销能力。适应人民币浮动汇率管理制度的新要求,提高出口企业抗风险能力。加强大通关和电子口岸建设,优化通关环境。
    四、推进现代化大城市建设
    按照合理布局、优化结构、增强功能、组团发展和适度超前的要求,大力推进以交通、能源、环保、水利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快现代化大城市建设进程。
    加快建设组团城市。
    全面实施“2+5”组团城市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中心组团和大良容桂组团两个100万人口以上的新城区,培育狮山组团、西南组团、西江组团、大沥组团、九江龙江组团五个30万~50万人口规模的城区,扶持九个10万~20万人口规模的城镇(群),完善其他10万人口规模以下的小城镇,形成四级城镇等级结构,推进新型城乡协调发展。发挥中心组团建设的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突出各组团的发展特色,提升中心城镇建设水平。积极参与广佛都市圈建设,形成在空间形态上与珠江东西岸的“港深-珠澳”相呼应的现代化大都市圈。到2010年,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80%以上,中心城区城市化水平达到85%。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安排和属地实施、属地管理、属地受益的原则,全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和枢纽,加快建设“二纵二横两环”高速公路系统和“五纵九横三国道七支线”快速干线系统组成的干线公路网,实现以各主城区为节点的半小时交通圈,基本消除拥挤路段,提高干线路网的服务水平;大力推进佛山市快速轨道交通网、佛山市境内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和铁路网的建设,加快佛山与广州等周边城市交通网络的对接,完善市和区、镇(街)主干线道路系统。整合港口资源,大力推进佛山港建设,形成合理的港区布局。加大电源项目建设力度,构筑安全可靠的供电网络,更好地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快天然气管网工程建设,2006年建成第一期工程并投产供气,2010年全市各区建成天然气管道网络。实施环保、水利系统工程,加快推进教育、文化、体育、公共卫生等项目建设,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建设以先进传输系统为重点,与世界通信发展方向一致,与全市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通信网。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建立和完善组团规划建设协调机制,形成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社会协调、群众参与的城市管理新体制。加强城市交通和市容管理,整合城市管理资源,管好用好城市公共设施,营造优良的交通和市容秩序。发挥群众组织、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提高城市管理效能。积极引导市民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强化城市管理机构执法职能和社区服务水平。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大力推进市政公用事业等领域的城市可经营项目市场化,全面提高城市现代化建设管理水平。
    五、建设社会主义新村镇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村镇。
    深化农村改革。
    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工作“五十条”及其配套文件,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制度,提高劳动者素质,引导和推动农村居民进城务工、进城创业、融入城市。建立健全以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补贴、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探索农村经济产权改革新思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集体资产的产权归属、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撤村建居”、农村财务引入中介组织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集体建设用地合理有序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村股份合作制,促进农村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统筹城乡规划建设。
    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大对城乡规划的调控力度,加强镇、村规划,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相对集中。统筹城乡公共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建立城乡衔接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邮政电信、广播电视等公共设施体系。继续推进城镇化试点工作,走以镇带村的城镇化道路。加快中心城镇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搞好镇、村环境建设,加强农村宅基地、留用地建设管理,积极稳妥推进农民公寓建设,引导农村居民进城生活,转变居住生活方式,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加强村容村貌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
    加快村镇社会事业发展。
    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加大财政对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生活保障、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投入,构建城乡一体的教育发展、就业技能培训、文化生活和卫生保障平台,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机制和投入机制,逐步在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疾病预防和医疗救治条件。以创建文明村镇和文明家庭为载体,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探索建立农村新型管理机制,合理界定镇、村社会管理事权,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水平。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集约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改善居民工作、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资源节约。
    坚持“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集约高效”的原则,加强建设用地管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合理确定城市组团发展规模和建设用地,积极推进区域重大项目的统筹规划和共建共享。严格耕地保护,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确保全市耕地总量动态和占补平衡。加快旧城区、旧村、旧厂房和城中村改造,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工作,重点抓好电力、金属材料加工与制品、陶瓷及其他建材、纺织印染、机械装备、化工等工业领域的节能降耗,推广应用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设备生产效率。大力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加速淘汰高耗能的老旧汽车,发展集装箱运输,优先发展大运量、快速度的城市公共交通。以公共建筑的节能降耗为重点,加强建筑工程监督,推行建筑节能。运用价格、财税、消费、投资等政策,深入开展节约用水、节约原材料工作,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逐步构建节约型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建设节约型社会。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提升陶瓷、水泥、有色金属加工、纺织、电力等产业,严格控制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的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型、环保型、节约型产业,推进环保技术开发及成套装备的产业化、国产化,建设示范性环保产业工程。研究实施再生、循环和综合利用的生产工艺,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建立和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体系。根据“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总体原则,支持企业合理确定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形成循环式的生产模式。按照循环经济模式开发建设产业园区,对企业在土地、能源、水资源利用及污染排放等方面提出控制要求,实行基础设施及公用设施共用共享。
    抓好试点和示范推广。
    全面推进节约型社会试点城市工作,认真总结和推广清洁型、生态型企业的经验,鼓励企业开展环境质量体系认证,积极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重点规划纺织产业链、陶瓷洁净生产系统、水泥行业清洁生产示范点等项目的建设。大力推进生态型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园区循环经济,充分发挥其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积极创建节约型社区,推进绿色消费,引导公众参与建设节约型社会。到2010年,全市清洁生产企业达到50家,六大重点工业园区通过环保管理体系认证,建立起13个示范性的节约型社区。
    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
    抓好生态环境规划的落实,加强生态公益林、城市绿地和河流绿色廊道、交通绿色廊道以及各组团之间的绿地隔离带建设。推进生态示范社区、生态村镇和生态农业区建设,逐步形成生态网络体系,实现人工建筑、自然环境、城市空间形态和区域景观的完整统一。到2010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大于36%,逐步建设组团式“绿色佛山”,奠定生态城市基本格局。切实抓好污染防治和城市饮用水源保护,推进珠江综合整治,加大内河涌的整治力度,加强河道清淤工作;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重点抓好污水收集管网建设、生活污水入网和污水处理厂的达标排放工作,2010年全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7%;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抓好电力、纺织、陶瓷等行业的脱硫工程建设,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有效缓解酸雨污染。加强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减少废物产生量,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公共收集和回收体系,加快建设垃圾处理工程,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大力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七、推进文化名城建设
    以继承优秀文化传统、提升文化名城时代特色为目标,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积极引进和培养各类人才,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和产业,实现文化与经济、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互相融合,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塑造文化名城形象。
    从城市功能与城市文化形象出发,注重城市空间艺术布局,促进名城、名区、名镇、名村和文化街区的发展提升,建设具有佛山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发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弘扬优秀岭南传统文化,发展现代都市文化,增强城市文化竞争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文化事业,提升城市建设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推动文化与经济的进一步融合。培育面向市场的竞争主体,发展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文化娱乐等文化产业,扩大文化对外交流,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积极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加强对佛山深厚历史人文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大力发展陶艺、民间艺术、粤剧、武术、龙舟等传统文化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品牌,塑造具有时代气息、地域特色和文化品位的都市形象。
    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和创新,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化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教育综合实力和水平居全国同等城市前列。加快发展学前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逐步扩大全市高中阶段学校统招规模。到2010年,等级标准的幼儿园所占比例达到60%,小学、初中全部建成规范化学校,省一级标准的普通高中占90%。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要与普通高中教育保持相当的比例,合理扩大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着力建设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和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整合优化高等教育资源,加快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新校园建设,提升办学层次和水平。积极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推进狮山大学园区建设。扶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形成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建立健全社区教育统筹机制,充分利用和拓展社区教育资源,广泛开展全民教育活动,建设学习型社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教育公平,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施免费义务教育。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环境,全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构筑人才资源高地。
    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选拔使用和分配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和干事创业的社会环境。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切实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抓好专业化高级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大力发展人才市场,健全人才市场体系,畅通人才引进渠道,形成开放协调的人才智力引进机制。建立人才绿色通道,简化入户手续,留住人才。实行工作居住证制度,引进重点人才,为创建创新型城市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加快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加强人才合作交流和海外智力引进,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佛山创业,不断提高人才资本存量,增强人才综合竞争力。到2010年,各类人才总数达到76万人。
    推进体育事业发展。
    以承办2006年第十二届省运会为契机,加快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岭南明珠体育馆和世纪莲体育中心顺利建成。大力开展群众体育运动,努力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增强市民科学健身意识。培养和充实体育人才资源,提升竞技体育水平,争取较多优势项目达到省内和国内水平,向省、国家输送更多的优秀体育苗子。充分挖掘体育场馆资源,合理调整利益关系,推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有效提高公共体育设施的利用率。
    八、构建和谐佛山
    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一元发展,增强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推进民主法制和社会事业发展,构建和谐佛山。
    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工商联在民主建设中的作用。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程序化,提高重大政务活动的公开程度和市民对政务活动的参与程度。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公开办事制度。推进政府法制工作和行政执法监督,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桥梁纽带的作用。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深入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巩固和发展建设富裕和谐佛山的共同理想。大力培育和弘扬佛山精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综合活动场所建设,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现代社会文明风尚。以争创“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为抓手,以创建平安和谐社区、文明村镇为重点,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遏制“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加强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工作,进一步增强军政军民团结。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完善市、区、镇(街道)城乡一体化的三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立与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相适应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实现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和市场化。完善和改进就业扶持政策体系,将就业和再就业资金列入各级财政年度预算支出科目,形成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行下岗失业“3545”人员(女35岁、男45岁)、“零就业家庭”和农村年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家庭三个困难群体就业援助项目。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就业原则,构建职业培训、鉴定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到2010年,确保新增就业岗位35万个,失业再就业8.5万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复员转业军人安置和新增劳动力就业工作。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重点将非公有制企业、有条件参保的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基本实现城镇各类就业人员享有社会保障,形成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完善社会保险市级统筹制度,实施统一费率、统一基数、统一待遇的办法,增强社会保险基金的调剂能力;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增强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限度之内;逐步建立适合不同人群特点和层次医疗要求的医疗保障体系;研究制定工伤保险政策,建立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职业康复相结合的机制。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为困难群众提供生活保障。“十一      五”期间,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参保人数年均增长5%。
    加强医疗卫生和人口工作。
    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坚持政府主导支持发展公益性医疗卫生改革方向,确保各级财政对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投入,完善医疗机构经济补偿机制和药品价格管理机制,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的卫生服务体系,有效解决市民看病贵、特困群众就医难等问题,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推进镇、村医疗卫生管理一体化,实施卫生全行业管理。健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助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市、区、镇三级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网络。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强艾滋病、结核病、乙型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加强妇幼保健工作,认真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全民卫生水平。
    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控制出生人口的数量,稳定低生育水平。坚持综合施治,优化出生人口的性别结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引导相结合,促进人口有序迁移和流动。进一步提高人口信息化管理水平,探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新机制。加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建立生育保险制度,加大对农村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的奖励和扶持力度。改善人口结构与分布,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维护社会公平。
    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缩小收入差距。从收入分配、利益调节、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政府施政、执法司法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深化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年薪制、股权分配等激励方式;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建立健全具有激励作用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完善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位制度、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工资增长指导线制度,合理调节社会工资水平。加大对行业和企业工资分配的调节和监管力度,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进一步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扶贫助学体系,保障本市户籍的低保家庭子女从小学到大学顺利就读。加强残疾人事业,完善残疾人就业、康复和上学保障机制。依法保障老年人、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保证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外来工在子女入学、劳动就业、生活保障方面享受应有权益,形成“同享成果、共建家园”的和谐氛围。
    保障公共安全。
    贯彻执行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提高平战转换能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专业与义务相结合的社区治安队伍,形成防控一体、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社区治安防范网络。严厉打击各种社会黑恶势力和刑事犯罪,努力营造和谐安宁的社会环境。建立和完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提高政府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对防洪体系的综合治理,抓好防洪减灾工作。加强气象、水文、地震等监测系统、预警预报系统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切实增强防范控制各种自然灾害突发事件能力。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力度,重视解决劳资矛盾、征地拆迁补偿等问题,努力化解突出的社会矛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严防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九、深化体制改革
    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努力消除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实现更快更好发展营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以精简、统一、效能为原则,推进政府职能的有效转变,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增强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主导作用。加强和完善经济运行监测调节、中长期规划、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等政府调控手段。按照《行政许可法》要求,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和其他行政性审批行为,加快构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强化对审批行为、审批后续监督和失责行为的追究。加强和完善市、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实现社会事业管理从单位管理为主向属地管理为主转变,从行政控制模式向政府社会共同管理模式转变。进一步深化机关后勤服务社会改革,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全面推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进一步完善金融资产、非经营性资产、自然资源资产等国有资产的监管体制,建立科学的考核分配制度、国有企业资产收益制度、国有资本评估制度、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制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加大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力度,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集中,对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企业实行国有控股,增强国有经济调控能力。大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行股份制,实现企业产权多元化,鼓励和支持非公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企业员工、经营者和社会资金参股、控股。健全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利和责任,建立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激励和约束相统一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根据国家政策,实行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科技进步和资源节约的财税制度。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部门预算、政府采购等改革,加强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区级财政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对区、区对镇(街)的财政监督约束机制。继续完善财政查询监督系统,实现人大、审计对财政资金运转过程的监督,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进一步改进和规范投资审批,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实行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和登记备案制。大力推进市政公用事业等领域城市可经营项目市场化,引入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城市建设工程项目,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加快现代化组团城市建设进程;研究实施城市可经营项目监督管理办法,确保公共产品安全和有效供给。制定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建立严格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监督和风险责任约束机制,规范政府投资行为。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大力发展技术、土地、人才等要素市场。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培育产权清晰、自主经营、行为规范的市场主体。完善粮食储备和风险基金制度,增强政府对粮食的宏观调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完善产品质量体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抓好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各种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大力推进政府、企业和个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有序发展行业协会,逐步将行业标准、质量规范的制定、行业准入资格资源的审定等社会职能交给行业协会管理,支持行业协会开展行业发展规划、价格协调等工作,支持行业协会独立运作。
    建立协调发展新机制。
    建立健全“2+5”组团城市建设协调和管理机制,全面推进组团城市建设和整体发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构建市、区、镇(街)、社区、企业应急平台,完善综合性决策、指挥系统和信息监控网络,形成全市统一、高效、全面的应急体系,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长效机制,加强信访和调解工作,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及时化解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种矛盾;建立健全产业投资转移利益分配机制,为区域内产业转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各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建立健全政绩考核机制,实施绿色核算办法,增强干部政绩考核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十一五”期间,规划实施九大建设工程,着力抓好155个投资总额4290亿元的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一、交通干线路网和港口工程
    计划投入509亿元,建设交通路网工程项目。加快公路、运输站场、港口及航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交通运输体系布局,全面提高综合运输能力并适度超前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把佛山市建设成为珠江三角洲腹地的重要交通枢纽中心。
    公路交通建设。新建或扩建广明高速、广三高速等高速公路项目,改造和整合国省道广南线、广成线等干线,以形成高速公路系统和快速干线公路系统。同时,加快佛(山)西(南)路、桂丹路等市和区、镇(街)主干线公路建设。规划新建高速公路220.41公里、一级公路460.2公里;改扩建高速公路60.98公里,一级公路494.39公里;改造农村公路500公里。
    公路运输站场建设。完善和整合二级客运站和货运站系统,提高公路运输站场系统的设施和服务水平,以适应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规划新(迁)建佛山市以及禅城、南海、顺德、高明、三水等9个客运站场,建设15个货运站场;改扩建客运站场9个,货运站场2个。
    港口建设。以集约化经营为目标,整合港口资源,大力推进佛山港建设,重点抓好佛山市水运发展规划中的三山港区、容奇港区、三水港区、高明港区、禅城港区等重要港区和集装箱码头建设,大力完善集装箱集疏运系统,提高港口规模化、专业化水平,发展以港口为依托的综合物流,初步形成合理的港区布局。佛山港新(扩)建泊位107个,新(扩)建部分的泊位吞吐能力达到6010万吨。
    二、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工程
    计划投入68亿元,建设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工程,使之成为佛山市客运交通新干道。配合省做好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网建设,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交通联系,积极探索“地铁+地产”的市场化建设运营模式,加快推进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佛地铁佛山段项目的建设。
    三、能源工程
    计划投入217亿元,建设能源工程,以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满足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的需求。
    电源工程建设。重点抓好佛山天然气电厂、顺德德胜电厂二期扩建工程、南海发电一厂扩建工程、三水恒益电厂热电联产技改工程等6个新建电源项目建设。
    电网工程建设。建设2项500千伏工程、17项220千伏工程、52项110千伏工程。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电网结构,提高电网供电能力。
液    化天然气工程(LNG)项目。计划建设年供气200万吨的天然气工程,以满足我市能源增长的需求,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主要建设从佛山 市城市门站至各区负荷中心的二级门站及调压计量站的高压管道系统和各区城镇管网系统。
    四、生态环保工程
    计划投入97亿元,建设生态环保工程。加快建设和完善一批水环境和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基础设施,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六个方面共20个工程项目。规划建设佛山市工业固废处理中心和医疗废物处理中心。抓好佛山珠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续建项目建设,继续加强流域、内河涌整治工作,重点抓好镇安污水处理、佛山水道疏浚、污泥处理新开工项目建设,加快实现环境综合整治目标。
    五、水利工程
    计划投入65亿元,建设水利工程,着力构建佛山水利防灾减灾保障体系、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和水环境与生态保护体系。重点抓好樵桑联围达标加固工程、“两涌”堤防达标加固等一批江(海)堤达标加固工程建设;抓紧建设城市防洪、排涝引水工程、河涌整治工程、病险水库加固工程、水土保持及水资源保护工程等项目。
    六、组团城市建设工程
    计划投入255亿元,推进现代化组团城市建设。加快以中心组团为重点的“2+5”组团道路建设,完善城市组团公共交通网络系统。加快推进包含路网、堤路结合、填土、绿化等项目的佛山市中心组团和南海区东区城市路网续建工程项目建设,抓好“2+5”组团城市193条市政主干道和23条跨组团城市主干道、中心组团新城区工程、大良容桂组团新城区工程、西江沿岸(高明段)景观改造工程等项目的规划建设,加快组团式城市建设进程。
    七、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工程
计划投入2534亿元,加快集约型园区和产业发展工程建设,促进产业集聚提升。
园区建设。计划投入296亿元,加快集约型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佛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六大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抓好顺德陈村花卉世界(兰花种苗基地)、南海和顺万顷洋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高明区农业生态园(1园四区)、三水珠三角城郊农业现代化园区等4个现代农业生态园区建设。
    产业发展。计划投入2238亿元,推进园区产业聚集发展。以集约园区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和技改投入力度,鼓励现有企业增资扩产,推进工业、农业项目向园区聚集,延伸产业链,发挥产业规模效应。依托优势产业,加快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把佛山建设成为珠江三角洲西冀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广东省重要的物流基地。加强集约园区、产业基地、专业镇和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八、文化名城工程
    计划投入368亿元,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工程项目建设。重点抓好教育、体育、文化、卫生、旅游等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
    文化。重点建设佛山市新闻中心、佛山市博物馆新馆、佛山市档案方志馆新馆、顺德科技馆、高明科学馆和禅城档案馆等文化工程。
    教育。重点抓好佛山科技学院、狮山大学园区、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普通中小学改造以及教育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
    体育。完成佛山世纪莲体育中心、佛山市岭南明珠体育馆建设,新建顺德新城区体育公园、高明体育中心等一批体育项目。
    卫生。加快佛山市疾病控制中心、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南海手足外科专科医院、高明妇幼保健院等项目建设。
    旅游。推进南海里水美景水库旅游度假区、顺德区李小龙项目和生态乐园、禅城南风古灶、高明皂幕山旅游风景区、三水云东海大湖等16个旅游项目建设;新建中心城区五星级酒店、南海桂城五星级酒店、禅城区澜石五星级酒店、三水国际大酒店、顺德新城区海景酒店等星级酒店项目。
    九、信息化工程
    计划投入178亿元,建设信息化工程。深入开发利用空间信息资源,健全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体系。重点推进3G移动通信、光纤和管孔建设,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信息高速主干网,加快人口、法人结构、宏观经济、气象、水文、生态环境、地理信息等公共数据库的建设,完善城市门户网站,优化提升信息网络,构建城市电子商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