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佛山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有关机构:
《佛山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地震局反映。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11月7日
佛山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
为着力提高我市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加快我市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地震公共安全保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国家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佛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市的防震减灾基础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防震减灾问题,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市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和成就。“十二五”期间,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三大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市防御地震能力切实得到提升,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为构建地震安全和谐佛山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地震监测能力显著提高,初步形成地震预警能力。
建成了测震台网,由禅城、高明、三水、顺德4个数字测震子台组成,实现了200公里2.0级以上地震实时监测;建成了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包括42个地震预警自动观测站、1个预警台网中心和1个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初步实现破坏性地震预警和20分钟地震烈度速报功能;建成了电磁波前兆观测台网,由15个电磁波观测站组成,地震预测探索工作稳步推进;自动速报技术取得新突破,通过省、市测震台网互联互通,地震速报时间从10分钟压至2—3分钟;部分电磁、流体等观测环境、仪器设备得到改造升级,观测质量明显改善;坚持每季度市、区震情联合会商机制,基本把握了佛山市震情趋势研判。
2.震害防御工作有序推进,城乡抗震设防能力得到提升。
开展全市建(构)筑物抗震性能普查工作,完成约64万栋,7.55亿平方米建筑面积普查任务,为城市建筑物震害预测和加强城市抗震设防能力提供参考和决策;开展佛山市创建广东省防震减灾示范城市工作,有56所学校荣获“防震减灾科普学校”,有27个社区荣获“广东省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其中有14个社区荣获“国家地震安全示范社区”;会同有关单位完成600所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验收工作,为确保校舍安全作出贡献;根据广东省地震局行政审批职能下放文件精神,完成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审定及抗震设防要求确定95项;建设佛山市防震减灾安全决策与服务平台,建立佛山市地震安全公共服务系统、震害预测系统和地震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系统,初步实现震前指导抗震建设及改造、震时快速评估灾情并进行应急指挥、震后辅助规划重建。
3.应急处置能力有效提高,应急救援体系不断完善。
修订《佛山市地震应急预案》及各区地震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体系不断完善;市、区地震部门每年联合举行2次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地震系统地震应急处置能力;按月参加广东省地震局组织的全省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演练,熟悉一体化的地震应急指挥模式,进一步提高我市地震应急指挥人员在地震应急处置行动中的组织、协调和指挥能力;每年组织20多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开展防震避震应急演练;开展了1次全市地震应急救援综合演练,有30多个职能部门参加,进一步提高我市地震应急指挥和各职能部门协同处置突发地震灾害事件的能力;科学、高效应对4次广东省河源市地震造成我市市民有感事件,并向市委、市人民政府及广东省地震局汇报地震应急处置情况;依托市公安消防支队直属特勤中队组建了“一队多用、专兼结合”的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目前,我市建成各类室外应急避难场所106个,拥有19支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共600余人。
4.地震科普形式多样化,科普宣传卓有成效。
依托佛山市地震科普展馆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每周三、六、日免费向市民开放,每年接待学生、市民5000余人次;广泛开展4.22世界地球日、5.12防灾减灾周、7.28唐山地震等纪念日系列宣教活动;推进科普宣传进学校、进社区,市、区地震部门每年深入20多个学校、社区开设专家讲座、举行避震演练等;每年免费派发地震宣传小册子3万册、地震宣传页5万份;通过新兴媒体,如微信、微博、论坛、网站等做好网络地震科普宣教,目前,微博粉丝达8000余人,微信粉丝达4000余人,佛山市防震减灾网访客达70余万人。
(二)存在问题。
总体上,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我市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防震减灾体系建设仍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震监测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市有地震遥测台网、地震预警台网和地震前兆观测台网共60余个地震台站,保障台站的高效运行和数据的有效传输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地震遥测台网仅有4个地震子台,地震监测精度与自动速报技术有待提高。地震前兆监测手段单一,仅有地下流体和电磁波两种地震前兆监测手段。尚未建立完善省、市、区地震监测数据互联互通与数据共享机制。
2.城乡建筑抗震性能存在安全隐患。“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我市开展建(构)筑物抗震性能普查工作,经普查数据分析表明,老城区相当一部分房屋建筑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城中村、农村很多房屋是村民自建,没有按照相关规范设计、施工,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3.抗震救灾组织指挥和应急救援能力亟待提高。抗震救灾组织指挥、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地震应急指挥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地震应急避震演练还处于初步阶段,演练次数不多,各级部门协作联动有待加强;缺乏专业的地震应急救援队伍,救援装备数量不足,专业培训基础条件欠缺,与实战需要存在较大差距;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管理机制不健全,志愿者发展不足,青年志愿者人数偏少,缺乏地震应急救援专业培训。
4.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震能力有待加强。近年来,我市在防震减灾知识普及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还没有达到全面覆盖。目前我市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依然薄弱,存在危机意识不强,地震应急自救互救能力不高的状况。
(三)面临形势。
1.地质构造复杂。
我市大体被近东西向的广三断裂、北西向的西江断裂和白坭—沙湾断裂所围限;北东向的石碣断裂、虫雷岗断裂、广从断裂从西向东排列从我市穿过。根据地震科学构造类比原则,我市地质构造条件与发生中强地震的地质构造较为相近,且新构造、断层气和测年资料都反映具有最新的活动性,故具备发生5—6级地震的地质构造条件。
佛山主要断裂带
名称 | 走向 | 途经 | 长度 |
广从断裂 | 北东 | 广州、平洲、龙江、九江 | 90公里 |
虫雷岗断裂 | 北东 | 石井、虫雷岗、龙江 | 50公里 |
石碣断裂 | 北东 | 石碣、罗村、王借岗 | 20公里 |
广三断裂 | 东西 | 广州、大沥、三水 | 75公里 |
白坭沙湾断裂 | 北西 | 官窑、松岗、大沥、平洲、陈村 | 100公里 |
西江断裂 | 北西 | 三水、高明、九江 | 100公里 |
2.地震灾害背景。
佛山市历史上曾发生30多次3至5级地震。如1683年在罗村发生5.0级地震,1976年在澜石小布发生3.3级地震,1997年在三水乐平发生3.7级和4.4级地震。三水乐平地震更是造成千多间房屋损坏,直接经济损失8000多万元。
1996年国务院将珠江三角洲地区列为全国21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佛山市被列为国家级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佛山市存在发生5—6级左右地震的可能性,地震灾害不容忽视。
佛山市主要历史地震
发震日期 | 震中位置 | 震级 | 震中烈度 | 震源深度 |
1616.2.15 | 顺德乐从 | 4.0 |
|
|
1644.4.9 | 禅城石湾 | 4.0 |
|
|
1683.10.10 | 南海罗村 | 5.0 | Ⅵ |
|
1791.9.25 | 顺德勒流 | 4.0 |
|
|
1940.9 | 南海横岗 | 4.0 | Ⅵ |
|
1976.11.20 | 顺德乐从 | 3.9 | Ⅵ | 3.5公里 |
1997.9.23 | 三水南边 | 3.7 | Ⅵ | 1公里 |
1997.9.26 | 三水南边 | 4.4 | Ⅵ | 1公里 |
2010.3.28 | 三水乐平 | 2.0 | III | 2.9公里 |
2011.9.5 | 三水乐平 | 2.3 | Ⅰ | 17.5公里 |
2013.5.8 | 南海白岗 | 2.0 | Ⅰ | 25.8公里 |
3.周边环境产生地震影响。
我市地处东南沿海地震带内带的中段,该带东段的河源,中段的广州,西段的阳江等地区是中强地震活动区,发生5级以上强震将对我市产生重大影响。近年来,佛山市周边珠江三角洲地区3级以上地震频度有所增加,并突出表现为地震震源浅、烈度高、震感强的特点,我市地震灾害风险加大。
4.城市发展需求。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高楼林立、城市化程度提高,人口快速增长,而社会、民众和政府应对大震巨灾经验比较缺乏,一旦发生中强以上地震,将会造成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并对社会安全和稳定产生重大影响。
防震减灾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事关国家安全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生命价值有了更新的认识,对安全稳定的生存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对防震减灾知识和技能有了更强烈的需求,切实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企盼,是各级政府执政为民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和指导,坚持走防震减灾与经济社会相融合的发展道路,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宗旨,推进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使我市防震减灾水平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佛山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二)发展目标。
推动和促进防震减灾法制健全、管理高效、市场规范,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防御、应急救援体系效能显著提高,逐步提高我市城乡建筑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提高公众防震减灾素质和意识,提高全市地震灾害的综合防御、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能力,实现防震减灾对佛山市经济社会发展、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完善防震减灾地方立法工作,基本健全地方标准体系,显著提高执法能力;初步形成政府领导、多元共治、协调规范、运行有效的现代化防震减灾治理体系。
地震监测能力从平均2.0级提升到1.0级,震中定位精度达到I类标准;初步具备地震预警能力,为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重大工程提供地震预警信息服务和紧急处置服务。
完成覆盖全市的建(构)筑物抗震性能普查和重要建(构)筑物详查工作;完成全市重要建(构)筑物和生命线工程震灾风险排查工作;将活断层探测、震害预测、地震小区划、地震安全性评价、抗震性能普查等成果广泛服务于城乡规划、国土利用、城镇建设及重大工程建设,城乡综合抗震设防能力显著增强。
地震应急预案覆盖率达到100%,地震应急预案启动时间不超过15分钟;完善市、区地震应急系统平台,实现与省级地震应急指挥平台互联互通,地震应急体系进一步完善。
提高防震减灾信息集成、智能处理和服务水平,初步实现防震减灾业务与应用能力的“数据资源化,业务云端化,服务智能化”。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受众率达到70%,社会公众基本掌握防震减灾基本知识,基本具备自救互救能力。
建成国家级地震安全示范城市,提高全市综合抵御地震风险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三、主要任务
防震减灾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抓住机遇,与时俱进,使我市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一)提升地震监测预测预警能力。
加密地震监测网点,完善地震监测技术手段,开展测震、形变、电磁和地下流体等多学科、多手段综合观测,提高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对现有地震监测台网的观测环境、仪器设备和软件系统进行专业化、数字化、集成化技术改造,适应新时代信息化要求;完善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推进与省级珠江三角洲预警与烈度速报台网互联互通,逐步建立覆盖范围广、发布时效快的地震预警发布网络;落实地震监测台网网络链路备份,保障地震监测台网高效、安全运行;建立完善地震监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国家、省、市、区地震监测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地震监测信息交流、共享;加强震情跟踪与分析研判,坚持多学科、多途径的地震预报探索与实践,提高短临预报和震后趋势判定能力。
(二)提升城乡抗震设防能力。
积极适应抗震设防要求行政审批改革要求,完善新形势下抗震设防行政监管机制和监督检查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强抗震设防要求行政执法,落实新一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国家强制性标准宣贯培训,确保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开展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实时地震安全监测与诊断报警工作,建设实时地震安全监测与诊断报警服务平台;开展地震活断层探测、地震区划、地震动小区划和震害预测工作;完成覆盖全市范围的建(构)筑物抗震性能普查工作,开展重要建筑物抗震性能详查工作,广泛服务于城乡规划、国土利用、城镇建设及重大工程建设;开展重要建(构)筑物和生命线工程震灾风险排查、抗震性能鉴定和抗震加固工作,推广使用减隔震技术,提升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能力;继续推进防震减灾示范县(区)、社区、学校、科普宣教基地建设,创建国家地震安全示范城市;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对抗震性能不足的农村民居进行抗震加固和改造试点工作。
(三)提升地震应急救援能力。
健全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完善应急联席会议制度和重大地震灾害事件处置机制;完善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和平台建设,实现与同级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和上级地震部门应急指挥中心互联互通;建设“国家、省、市、区”四级联动的灾情速报平台;修订完善地震应急预案,加强演练,确保预案启动及时和可操作性;加强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建设,主动与公安消防、武警部队协调合作,升级、扩充救援队装备和器材,强化救援队培训和演练;积极发展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加强专业培训和演练;联合民政等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地震应急物资储备库,加强粮食、药品、帐篷等通用应急物资的储备,储备满足中强地震灾害现场应急需要的装备;加强机关、企业和学校防震避震演练;合理规划、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将体育馆、会展中心、学校、医院等重要的市政和民生工程纳入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遴选库。
(四)推进防震减灾文化建设。
大力开展防震减灾文化宣传,树立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防震减灾理念;通过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将防震减灾文化和科普知识宣传教育纳入在校学生教材和各级领导干部培训计划等方式,提升市民地震安全文化素养;利用“防灾减灾日”、“唐山地震纪念日”、“全国科普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时机,联合宣传、教育、科协等部门,大力开展防震减灾文化和知识宣传,推动防震减灾宣传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利用主流媒体和互联网社交媒体相结合方式,广泛开展防震减灾政策法规和科普知识宣传,通过微博、微信为公众提供实用性、服务性、互动性、趣味性强的订阅服务;通过“互联网+”加强防震减灾公众行为、技能训练;健全舆情收集、分析、引导和信息发布机制,健全地震新闻发布和宣传报道工作制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向公众做出科学的解释和说明。
(五)推进防震减灾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推动防震减灾地方立法,健全防震减灾地方性法规规章体系,完善地震地方标准体系,加强防震减灾执法监督;推动建立地震预警发布相关地方执行标准和运行管理办法,促进地震预警发布规范化和标准化,探索建立高效、畅通的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完善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各相关部门防震减灾责任清单;建立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众等依法有序参与防震减灾的政策措施和协同工作机制;加强基层防震减灾基础能力建设,提高基层防震减灾人员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改善基层防震减灾基础设施。
(六)推进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为公众提供防震减灾信息和知识,加强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将地震目录、地震灾害损失、建(构)筑物抗震性能普查数据、活断层鉴定结果、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地震科研成果、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等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传达给公众;提高震情信息服务能力,建立震情信息服务机制,第一时间将准确的震情情况公告公众;提高震后防震减灾服务能力,震后要充分利用现场收集和调取的各类资料,要开展地震环境区域性分析、地震趋势分析等研究工作,并将研究结论向公众公布;加强面向公众的地震救援技能培训服务,普及地震自救及救援知识,尽可能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加强佛山市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形成覆盖全市实时共享的地震安全公共服务网络,扩大公共服务受众面,显著提升地震安全共公共服务效能。
(七)推进防震减灾信息化建设。
以现有系统平台和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为基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防震减灾信息获取、传输、处理、服务和管理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安全水平;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防震减灾体系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不断拓展佛山市防震减灾信息化平台的服务、应急和管理功能,规范平台各项信息化技术标准,实现防震减灾业务与应用能力的“数据资源化,业务云端化,服务智能化”;推进我市防灾抗灾救灾信息系统与国家、省、区系统对接,实现防灾抗灾救灾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协同发布。
四、重点项目
(一)城市安全防震减灾基础工程。
1.重要建筑物抗震性能详查。地震发生时,建筑物的破坏和倒塌是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因素,在全市建(构)筑物抗震性能普查基础上开展重要建筑物抗震性能详查工作是城市防震减灾的重点基础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开展学校、医院、大型公共场所、生命线工程等重要建筑物详细资料搜集与调查工作,包括建筑物结构、构造、墙体、圈梁、支撑布置等,为科学判断城市建筑物震害预测提供依据,也为建筑物的抗震加固和震后应急救灾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2.活动断层探测。立足于对现有地质地貌、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资料的全面搜集、汇总和分析,确定研究范围和目标断层;分析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区域地球动力背景、现代地壳形变特征、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地震活动性特征等;严格按照中国地震活动断层探测技术规程中各种填图要素和技术要求,对地震活动断层进行1:50000至1:10000地质、地貌填图,获取活动构造定量参数;通过对活断层各种探测方法的对比和研究,选择适合目标断层的探测方法;查明目标断层的空间分布和断层的活动性,运用综合的方法分析目标断层的潜在地震危险性;将探测成果广泛服务于城乡规划、国土利用、城镇建设及重大工程建设,增强城乡综合抗震设防能力。
3.减隔震技术示范应用。研究表明,国内外使用减隔震技术的房屋经过了强震考验,隔震效果良好,减震性能显著,对保护房屋内居民生命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选取我市100栋左右重要的市政和民生工程(学校、医院、体育馆、会展中心等)示范应用减隔震技术,将重要民生工程建设成为地震安全堡垒,全面提升重要建筑工程的综合防震能力,对保障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并以此为契机,推广和普及防震减灾理念和新技术,制定严格市场准入或许可制等。
4.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将具备条件的新建学校、幼儿园、医院、体育场馆等重要民生工程纳入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遴选库,研究和制定科学选址、规范化管理、应急设施设置、安全能源供给、应急物资储备等保障震后灾民基本生活要求和伤员救治的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体系,推进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建设的系统化,建设抗震性能高、功能完善的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保障灾难性地震发生后妥善安置灾民,同时也是现代化大城市用于民众躲避地震、保障震后较长时间生活居住、医疗救治的重要安全场所。
(二)城市安全防震减灾智慧工程。
1.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网络建设。完善市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系统,推进与省级珠江三角洲预警与烈度速报台网互联互通,承接省局地震预警发布试点、示范和推广工作,开展高铁、地铁、生命线工程地震预警研究,推进轨道交通指挥平台与国家、省、市地震预警系统联网,逐步建立覆盖范围广、发布时效快的地震预警发布网络,有效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为重大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地震紧急自动处置,政府应急响应,市民紧急避震提供地震预警信息服务。
2.地震监测通信网络升级建设。升级市、区地震监测通信网络系统,优化各级网络接入结构,满足地震监测大数据云传输、云存储、云服务等需求。建设地震监测数据备份通信链路,在前端地震观测站与地震监测中心之间建立与主用网络相互独立的备份无线数据传输通道,保障地震监测网络时时畅通,保证地震监测数据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建立灾难备份中心,达到《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第4级以上的要求,确保地震监测台网运行和信息发布服务不因灾中断。
3.建(构)筑物地震安全监测与诊断服务。建立集智能传感、采集、传输、供电、实时数据处理、健康诊断等技术于一体的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结构安全监测及诊断系统,对超高层建筑、大型桥梁及水库大坝等重大工程因荷载、老化、疲劳、腐蚀效应以及地震、飓风、洪水等因素作用下产生的结构安全性问题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探索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结构监测数据实时处理方法,发展基于融合指标的结构地震安全和健康诊断技术,通过科学的诊断方法对结构安全及健康状况进行实时诊断与评价,为重大工程的安全运营和日常养护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4.地震大数据云平台。依托政府、社会大数据工程,融合基层网格化治理体系,拓展信息获取渠道和手段,通过多维度的数据获取通道,探索构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地震大数据云平台,提供地震大数据处理、分析、共享和服务等,提高信息处理与分析水平,加强防震减灾信息共享能力,提高防震减灾信息集成、智能处理和服务水平,实现地方防震减灾业务与应用能力的“数据资源化,业务云端化,服务智能化”。
(三)城市安全防震减灾创新工程。
1.地震科普综合服务基地。运用现代高科技技术手段,如数字媒体、虚拟仿真、祼眼3D、4D影院、幻影成像等,创新地震科普服务内容和方法,通过基于大数据及场景分析的大震巨灾情景构建技术,建立大震巨灾可视化系统,建立市级、区级集体验灾害经历、传播防灾知识、学习救援技能、建立救援队伍、考核认定资格、孵化救援人才于一体的地震科普综合服务基地,提供防震减灾高科技、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科普服务,满足大众防震减灾文化的迫切需求。
2.城市安全公共服务系统。在建(构)筑物抗震性能普查、重要建筑物详查、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活断层数据、地震小区划和地震危险性分析基础上,开展基于城市震害预测工作的城市灾害及应对情景构建与风险评估平台研究,建设城市安全综合大数据中心,建立城市安全监测与预警、灾害预测、应急管理、公共服务综合减灾系统,为城市综合减灾及规划、民众防灾避险等提供公共服务。
五、保障体系
(一)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组织领导和协调机制,与全市各级部门进行充分、有效衔接;统筹考虑区级防震减灾规划组织实施,加强对各区的指导和支持力度,务求落实规划任务和项目,确保全市防震减灾规划统一实施、同步推进。
(二)加强防震减灾投入保障。
市、区两级财政应分别建立健全事权与财权相统一、以财政投入为主体的经费投入机制,明确防震减灾发展纳入全市各级人民政府发展规划和财政预算,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资金、项目支持,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个人投入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三)强化重大项目支撑。
强化重大项目对规划的支撑作用,以规划带动项目建设,以项目促进规划落实。加强项目前期工作,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严格项目建设程序,保障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提高投资效益。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力资源是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战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的制度,把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有效结合起来,开创防震减灾事业人才辈出的局面。紧密结合地震事业发展战略,制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优化地震人才资源配置,提高整体队伍的综合素质,形成地震业务、地震管理、地震科研一体化的人才资源布局,实现人才队伍建设的协调发展。
(五)加强规划实施监督考评。
适时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规划实施中的问题,并及时排除影响规划实施进度的各种障碍。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强化规划指标的约束性,实行规划目标责任制,将规划目标完成情况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强化规划社会监督,采用多种形势向社会公开规划实施和目标完成情况,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主动接受全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