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文化漫谈丨蜚声古今中外的佛山铁锅

来源:《佛山史话》、佛山市城市展览馆、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22-09-08 10:02:32 字号: 分享至:

  时间变迁,朝代更替,生命如烛。在这些亘古不变的轮回中,佛山文明代代流传,始终保存在我们的文化记忆里。追溯古今,我们与故人路过同一片故土,抬头凝望同一片天空。

  创建东亚文化之都,漫谈佛山文化。第9期,跟着小游倾听佛山铁锅的故事。

  铁锅是农耕文明的成果,是实现定居火食的重要器具。佛山冶铸历史悠久,工艺基础深厚,佛山制造的铁锅汇聚了岭南地区冶铁技术的精华,也溶注了中国数千年来冶铸技术的优秀成果。佛山铁锅作为郑和下西洋馈赠的重要礼品,奠定了它在南海诸国王室及首领群体心目中的国家品牌地位。

图片

佛山冶铁业复原展区(局部)展于佛山市城市展览馆。图/佛山市城市展览馆

图片

做工精良,有口皆碑

  “佛山商务以锅业为最”,佛山铸造技术高超,制作的铁锅工艺精良,被世人称为“广锅”。

  明代,佛山发明了独成一格的"红模铸造"。这种工艺是选用特定的造型材料,造成完全贴合的两半铸型,自然干燥和高温脱水后,往烧红的铸型浇注。这种方法铸成的器件,金相组织十分细结均匀,表面光沾度高,成品率可达百分之一百。

图片

清宁宫明间北锅灶台广锅。

  在明清时期,佛山铁锅对于普通百姓家庭来说能够有效提升生活幸福感。当时的铁锅大多有着严重的生锈问题,不仅影响烹饪,还会大大降低铁锅的使用寿命。

  而佛山铁锅选用当地盛产的高等矿产,生产出的铁锅表面光洁,纹理细腻,大大降低了铁锅生锈的风险,让铁锅更加经久耐用。同时,它均匀的导热效果能够让食材拥有更好的口感,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非常珍贵的。大户人家嫁娶时,经常会把佛山铁锅作为新婚的礼物送给新人,可见人们对它的青睐。


  图片

庆云寺千人锅。图/《帝国铁都:1127—1900年的佛山》

  佛山锅不但质量好,并且品种众多。《广东新语》记载,大者有糖围、深七、深六、牛一、牛二。小者有牛三、牛四、牛五,又有三口、五口和无耳锅牛魁、清古等。明清时期佛山盛产各种锅,最大的一只锅在广州市光孝寺里,直径一丈,深五六尺,叫"千僧锅",可惜早已丢失。现存的千人锅还有2个:一个在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一个在韶关南华寺。

  除了庆云寺和南华寺的千人锅,由佛山铸造、跑到深山老林古寺中的大铁锅并不少,譬如广州光孝寺现已轶失的大铁锅、湘南佛教圣地岐山仁瑞寺的“千人锅”、桂林叠彩山“平南王”定粤寺的 “千人锅”等等。这些佛山铸造的巨型铁锅出现在深山老寺里,反映的不仅是佛山铁器冶炼技艺的高水平,还有其在佛门胜地之间非一般的口碑。

图片

远销海外,工业奇迹

  明清时期朝廷并不支持大规模发展商贸,但佛山铁锅还是凭借自己强大的实力吸引了国内外大批追随者。早在明清时期,佛山所产的铁锅成为馈赠外宾的重要礼物,源源不绝地远销日本和东南亚各地。三宝太监郑和作为佛山铁锅的拥护者,在下西洋的时候他的船队上就带了不少佛山铁锅。在他的无意推广下,佛山铁锅就此扬名海外。

图片

澳洲金点博物馆(Ballarat Sovereign Hill)保存的1858年的广锅。

  邻国日本与我国有着非常相似的烹饪方式,对于铁锅的需求就更为迫切。面对朝廷禁止出口的政策,不少人不惜铤而走险,将佛山铁锅偷偷运到日本。到了清朝康熙年间,朝廷取消了海禁政策,佛山铁锅得以顺利出口。

  蒋祖缘的《简明广东史》中收载了一段史实:清代雍正年间,来广州的外国商船大都会购买佛山产的铁锅,每船至少一百“连”(一“连”约重10 kg),最多达到一千“连”,即重达10吨的佛山铁锅产品。据清宫档案记载,当时来华洋船,10艘只有一两艘不买铁锅。

图片

清代佛山铸铁镬图《大英图书馆特藏中国清代外销画精华》。图/佛山市城市展览馆

  19世纪的英国工业界将佛山“红模铸造法”生产的铁锅视为“工业奇迹”,他们将收集到的有关“红模铸造法”生产工序的绘画资料,作为重要的技术史文献,长期保存在大英博物馆中,直至今日。

  佛山铁锅的技术与工艺是近千年佛山铸造工人的血汗浇灌的成果,也呈现出千百年前佛山冶铸业繁荣的盛况。佛山铁锅烹饪的不仅是美味佳肴,更凝聚着佛山人的的匠心与智慧,蜚声古今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