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创建东亚文化之都丨佛山,五百年粤剧大本营
时间变迁,朝代更替,生命如烛。在这些亘古不变的轮回中,佛山文明代代流传,始终保存在我们的文化记忆里。追溯古今,我们与故人路过同一片故土,抬头凝望同一片天空。
创建东亚文化之都,漫谈佛山文化。第3期,跟着小游继续倾听佛山老故事。
《帝女花》《梁山伯与祝英台》《紫钗记》……佛山人钟情粤剧,无论年纪老少都能哼上几句,从琼花会馆到万福台,粤剧在佛山走过百年历史。
佛山的粤剧文化要从明代说起,当时众多的行会、会馆几乎凡节令、神诞、行业祖师诞均邀请外江戏班来演戏。钉行、颜料行会馆以及福建、江西、潮梅等会馆都建有戏台,一些手工业行会还规定,若有学徒岀师,要请戏来敬神谢师。当时,受外地戏班诱发,佛山本地戏班相继而起,成为粤剧的大本营。
广东粤剧博物馆
佛山粤剧的兴盛,从当年片言只语的文字记载中已经可以窥见一二。每逢普君神诞、金花诞、观音诞等节日,各坊张灯结彩,演戏活动相当频繁,甚至持续整月。
明代成化十七年( 1487年)佛山石湾太原霍氏族谱记载:“七月七之演戏,世俗相尚,难于禁革”。
乾隆《佛山忠义乡志》记述:“六月初六日,普君神诞,凡列肆于普君坪者,以次率资演戏,凡一月乃毕。”
“三月三日,灵应祠神诞,乡人士赴祠肃拜,各坊结彩演戏,曰‘重三会’,鼓吹数十部,喧腾十余里。”
“十月,晚谷毕收,自是月至腊尽,乡士各演剧以酬北帝,万福台中鲜不歌舞之日矣。”
在粤剧的发展历程中,“戏台”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早在明嘉靖年间,佛山已经有戏行会馆,称为“琼花宫”,是当时艺伶聚集,教习、切磋艺术的地方,也是当时戏班管理的机构。
到清代顺治年间,佛山祖庙华丰戏台建成,1899年,改名成为我们现在熟知的“万福台”。粤剧艺人每年六月上旬在琼花会馆组班,六月十九观音诞时集中在万福台作首场公演,之后分别到外地演出,到第二年六月初一才散班。每逢神诞或有喜庆的事情,各地乡社主会、豪绅富户,都会到佛山请戏班赴演。
人头涌涌,锣鼓声声的万福台。摄/甘建华
明嘉靖年间,佛山已有戏行会馆。会馆原址在大基尾华光庙,又称琼花宫,因不慎失火,两次被焚。
明代万历年间(1573年至1620年)在大基尾汾江河边石云古道附近太王庙侧重建琼花会馆,于水堆头边立一石碑,上刻 “琼花水埗”四字。
清初顺治十五年(1658年),佛山祖庙华丰戏台建成,1899年改称万福台。
1853年,佛山第一间戏院——丹桂戏院问世,粤剧演出更为兴盛。
佛山的粤剧活动为粤剧的发展起到了莫基的作用。清代雍正年间,京剧名伶张五因不满清廷统治,每借登台演戏,讽刺朝政时弊,被清廷追缉。他逃至佛山,沦为流浪艺人,在大基尾栖身,晚间经常与当地居民唱曲娱乐。在张五的传授下,佛山的粤伶队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壮大。
到咸丰年间,粤剧艺人李文茂带领众多子弟与广东天地会一起起义,他们着戏服、头扎红巾,以琼花会馆作为大本营。起义失败之后,清廷下令禁演粤剧,琼花会馆也被付之一炬。
同治七年(1868年),粤剧艺人何章为两广总督瑞麟母亲寿辰演戏助兴,尽力陈述解禁粤剧理由。总督奏准清廷,于同治八年(1869年)解禁。后来,粤剧艺人在广州黄沙建立粤剧八和会馆,以替代佛山琼花会馆,粤剧活动中心转移到广州。
此后,马师曾、千里驹、薛觉先等粤剧大师开启了不同的粤剧唱腔流派,曾小敏、李淑勤等人成为了如今粤剧表演的中坚力量。
时至今日,佛山粤剧依旧声声不断,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