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荣光
清御史,有政声。 自清初至嘉道年间,佛山镇观音堂铺田心里大树堂(今禅城区人民路田心里一带),居住着一个地位逐渐上升的吴氏家族。道光十年(1830)禅山怡文堂刊刻的《佛山街略》记载登上上流社会的大树堂坊:盐运大使“吴公逸居兄弟,文风日盛,现今按察。”点出了吴氏是靠盐官起家,地位日隆。按察,是指吴荣光先后出任各省的按察使、巡抚等职,相当于现今的省、部级官员。加上他备受两朝皇帝恩宠,嘉庆帝御赐先帝善本书籍,道光帝亲书“大树堂”的堂匾,使吴氏在佛山享有崇高的威望。道光十八年(1838),吴荣光告假回乡为母祝寿,全镇乡亲父老、百姓、官员预先在正埠码头(今永安路尾汾江边)“高搭牌头(楼)迎迓”,离开家乡时欢送者五、六千人,显示了他的事业成就和威望达到了高峰。 吴荣光,字伯荣,又字殿垣,号荷屋,晚年号石云山人,乾隆三十八年(1773)正月初十生。父吴济运,廪贡生,候选教谕。为人不喜做官,却一心培养子侄成才。吴荣光是长子,9岁便受六伯父吴鸿运的启蒙,并陆续得到几位学识渊博的老师精心教诲,与几位堂兄弟共读。吴荣光从18岁至25岁,一面勤奋读书,一面到佛山田心书院会文。即交上作文,由乡中贤达士绅评选,优者有奖,每年约有20多回,这使他打下了深厚的学业根基。他嘉庆二年(1797)考取南海县附生,同年考入广州粤秀书院,次年中举。嘉庆四年(1799)参加殿试,中二十三名进士,改庶吉士,入庶常馆学习。两年后,因成绩优良授以翰林院编修,历任江南道监察御史、军机章京,陕西、浙江、湖北按察使和福建布政使,护理(下级处理上级政务)贵州巡抚,再升湖南巡抚兼代理湖广总督等职。 吴荣光为官数十年,勤稳持重,政绩显著,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 在御史任内,吴荣光坚持“上肃百僚,下达民隐”的宗旨,堪称清正廉明。如受命巡视通州粮仓,察知地方官任由官船腐烂,又不补充新船,而去强征民船运粮,致使群情激愤,使奏请派员查办;巡视中城时遇荒年,便开仓平价售粮,广设粥厂救济饥民;巡视天津漕务,革除官官相卫陋习,退回贿赂,并揭发偷卖偷买批文验封等弊端,派差役拘捕腐蚀官吏、侵吞公家利益的不法之徒。 他在刑部任职时,总办秋审,谨慎公正处理林清犯禁城一案,为福建冤狱案平反。林清犯禁城一案,案情严重,派审人员多达10人,拖延了5年。因为与犯人口供偶然同名同姓或声音相近,受牵连而被误押解到刑部的,先后有900余人。吴荣光自始至终审理了这一案,释放了许多无辜受累的人。福建一案是福阳县令把连斗盛关押至死,反而捏报是他的儿子所毒杀,吴光荣澄清事实真相,给予平反。 他出任地方官之后,根据实际情况施政,或修渠、开洋田,或赈济灾民、减轻人民负担,或惩治土豪恶霸、平息纷争,因而深得地方爱戴,调任时,群众依依不舍。 贵州是少数民族与汉人杂居的地方,山地贫瘠,民风粗犷,历来的地方官都感到棘手。吴荣光发现以前的遵义府从山东引入柞蚕,在当地的橡树放养,成为本省较富之区。吴荣光喜出望处,决意以一省之长带头推广,“捐廉为倡,买橡种,延栽师,遍布通省,逾年成功”,民众都得到了实惠。 他在任内多次回乡省亲,晚年定居大树堂,一向关心家乡福祉,无论在水利、教育、典章、文化等方面都亲力倡为,贡献良多。道光五年(1825),吴荣光以在职督府身份,牵头出资,团结商人、士大夫重修栅下铺海口文昌阁(俗称文昌塔),又参与乡镇清浚佛山涌的水利大事。道光八年(1828),接受乡人再次恳请,主编《佛山忠义乡志》,仅用3个月就完成,不收分文。这时,佛山镇正好有5所房屋涉嫌赌博被罚没,他即上书广东总督和巡抚,请将官没之房产拨给田心书院。总督李鸿滨慨然应允,还另捐一千两白银资助,他亦欣然撰写《重修田心书院》,详述此事经过。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爆发,吴荣光以佛山绅士集团领袖身份主持佛山团练,领导军民“筑台树栅”,作为广州抗英之后盾。钦差大臣林则徐鉴于他在广东之影响力,特别嘱咐梁延楠专程往佛山,请吴荣光和李可琼一同商议保卫广州。由于两人忙于办团练走不开,只好复函致歉。吴荣光以年迈之躯操办抵御外侮的大事,足见其拳拳爱国之心有增无减。 吴荣光是清代岭南一带最大的书画金石鉴藏家。他的“筠清馆”除藏有鼎彝古物和宋明书画碑帖外,《史记》、《汉书》、《陈后山集》、《苏诗》等都是宋刻珍本。当时有人赋诗咏赞:“公诗更有宋孤本,苏斋藏弃归筠清”。后世对凡有“筠清馆”印记的书籍画帖,都视为精绝珍品。吴荣光著有《金石款识类》、《帖镜》、《辛丑消夏录》、《筠清馆金石录》和《筠清馆法帖》6卷(部分藏于佛山市博物馆)等。 他本人工书善画,行、楷、草、隶皆能,流传作品很多。他的书法曾被康有为评价为清代广东第一人,他的墨迹,向为时人所重。故宫博物院藏有他道光五年(1825)写的李商隐五绝行草。广东省博物馆藏有他画于道光二十年(1840)的《清晏岁丰图》。广州美术馆藏有他画的《仿米山水卷》、《秋日红树图》和《水仙图》。佛山市博物馆藏有他的《闽人械斗图》和一幅水墨山水。 他的诗文歌赋在岭南文坛有一定地位。著有《平猺日记》、《盛京随扈日记》、《白云山人文稿》、《绿伽楠馆诗稿》、《历代名人年谱》,以及主编道光《佛山忠义乡志》14卷等。 吴荣光退休还乡后,想把生平著述编辑成书,后因患脚疾往桂林就医,示及编成就去世了,享年71岁,葬于花县赤坭打鼓岭。 吴荣光之女吴尚熹工诗词、扇丹青,曾孙吴趼人是清末著名谴责小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