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待问
明,户部尚书,在政声。 明朝末年,佛山出了一位著名人物李待问。他虽担任尚书要职,但一生关心乡事,对佛山镇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李待问,字葵孺,号献衷。他的先辈由北方陇西郡迁居广东南雄珠玑巷,至元代初年又全族移居佛山镇栅下把住地取名陇西里,李氏家族传至李待问为10世。父亲李畅曾为嘉禾县官,万历十年(1582)李待问出生时已离开人世,靠母亲陈氏在突歧铺的高巷(今禅城区),以做针黹度日。李待问长至6岁,因家贫未能上学,母亲用自已有限的知识教他读书。他天资聪敏,过目不忘,被邻里誉为神童。金鱼堂的陈先生闻说,借故到高巷面试他的文才,居然对答如流,顿生怜才之意,向李母提出免费收为门生。他在陈先生的精心培育下,学业猛进,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考中举人,第二年又接连通过会试、殿试得进士。先后任连县令、礼部信事、吏部文选郎中、户部右侍郎,崇祯十一年(1638)升任户部尚书,他已56岁。 李待问为官,不攀权贵,曾为民请命免杂响、练响,减“辽响”,修堤堰,救灾民以及整顿漕运。皇帝在御札中称他为“计臣”,多次颁诏赐座面见。到了晚年,他上奏章28次告病假才得到恩准,在南归途中仍亲自书写免练饷的奏章:“现在朝廷需要饷银甚急,而我对国家实际上并无丝毫好处。在外,肥了贪官污吏的私囊,在内贪钱的宦官视为生财之道。这样下去,好比一间大厦,房间已经燃烧起来,没有了可以令人安全的厅堂。我不知道怎样才罢……。”(见《佛山忠义乡志》)由于情恳意切,皇帝边读边被感动得涕泪交流,但没有采纳。 李待问热心家乡建设和公益事业有口皆碑。他考上进士后,先后在栅下陇西建成“李氏大宗祠”、“赠户部尚书李公祠”,后被佛山人称为“孖祠堂”。 万历三十二年(1604)李待问与长兄好问捐资修建灵应祠的“端肃门”、“崇敬门”。四十二年(1614),他以郎中归里身份,倡议建立“忠义营”保卫乡土。 从万历九年(1581))起,南海知县周文卿行清丈法,加派田亩税,名为“定弓虚税“,民众长期负担沉重,苦不堪言。万历四十四年(1616)李待问与兄征问捐薪傣重修通济桥。此桥是佛山镇西南通往南海的石头、黎涌、石湾、张槎、弼塘、深村、魁冈和顺德等乡的必经之路,李氏兄弟把木板桥改建成石桥,并在桥左盖凉亭,方便行人辎重来往歇息。天启七年(1627),祖庙崇正社学由他的兄长李升问修建,他则亲自聘请学识渊博的人执教。 崇祯七年(1634),李待问与同乡人士庞景忠捐资修建通往省城的大路羊城古道。该路“由城西渡海南岸,经盐步、佛山、黄鼎(今罗村)、西樵、九江诸乡落,通顺德、新会、三水、香山诸邑,长200里。 崇祯十四年(1641),当时已是户部尚书的李待问斥资大修灵应祠,把佛山人供奉真武神像的祖庙正殿命名为“紫霄宫”。灵应祠山门对联“凤形涌出三尊地,龙势生成一洞天”就是此时李待问所题。他还带领李氏家族出资出力,进行大规模的修建门楼、改建鼓楼、改塑神像和修复照壁等扩建工程,完工后佛山祖庙的规模成为广东之最,众庙之首。为了供奉北帝的香油得到长期保证,他还组织了“长明灯会”。 崇祯十五年(1642),李待问在佛山明心铺创建文昌书院。这是佛山最早建立的也是明代佛山镇唯一的书院,给佛山镇不太宽裕的家庭送子弟入学创造了条件。因此而读上书的学子,无不感佩他的功德。此外,他还筑铳台、造炮,翻新铸铁商的会所天后庙。 总之,在佛山史志的记载中,从万历末年至崇祯末年,举凡经济、政治、军事、慈善等方面,无不与李待问相联系,所以得到家乡人民的普遍认可。李待问本人对佛山乡事的关心,超过了前代任何一位功名人物。 崇祯十五年(1642),李待问被恩准告假回家未及一年就去世,享年60岁。朝廷赐给“忠定谥号,追赠其父亲尚书衔。